1947年4月2日,蔣介石帶着全家人從南京出發,4月3日抵達溪口(詳情請翻閱昨日“愛歷史”所發圖文)。在父老鄉親的熱情歡迎下,蔣介石心情大好。在這次回鄉之前,因爲抗戰勝利讓蔣介石的聲望達到了人生巔峯,所以1946年的時候蔣介石便計劃要重修宗譜,不但指派了專人負責,還自己親手對文稿進行校對和撰寫。所以蔣介石的這次回鄉祭祖掃墓,大有出人頭地後,光宗耀祖告慰先人的意味。

休息一晚之後,4月4日清明節,一大早蔣介石便帶着全家人出發去祭祖掃墓。與蔣介石同行的不但有宋美齡,蔣經國、蔣方良夫婦還有孫輩蔣孝文、蔣孝武、蔣孝章。可以說當時蔣介石全家除了領養的蔣緯國以外,幾乎一個不落的全部出席,蔣介石對於抗戰勝利後這次回鄉掃墓祭祖極爲看重。

根據蔣介石指派重修的《武嶺蔣氏宗譜》裏記載,蔣介石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漢哀帝的時候,蔣介石的祖先蔣詡出任兗州刺史,從此以後蔣介石家族的傳承便有了明確的記錄,到蔣介石一代已經是第28世。

蔣介石一家先前往了蔣氏在武嶺的祖墳祭拜。蔣介石親自敬獻了花圈,落款爲“嗣孫 中正 敬獻”。

隨後蔣介石一行又前往其祖父蔣斯千的墳前掃墓祭拜。蔣介石的祖父蔣斯千,字玉表,出生於1814年,在溪口鎮經營着一家玉泰鹽鋪,靠省喫儉用逐漸起家,併成爲了溪口鎮上的富裕之家,也爲後來蔣介石能夠有錢東渡日本求學打下了基礎。不幸在1888年,玉泰鹽鋪突發大火,數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毀於一旦,祖父蔣斯千遭此打擊後,於1894年去世。

接着蔣介石一行來到了他父親蔣肇聰的墓前祭拜,蔣肇聰,字肅庵,成年以後一直幫助其父蔣斯千,一起打理玉泰鹽鋪,在溪口生意場上風生水起,極爲精明。也是因爲那場大火,讓蔣家備受打擊,在蔣斯千死後第二年,蔣肇聰便也隨父而逝。蔣肇聰的逝世讓蔣介石在此後的生活中備受艱難,也更加希望能夠出人頭地。

對於同父異母的大哥蔣介卿,因早年過繼給了大伯,再加上蔣介石10歲的時候吵着要分家,蔣介石其實心中是心存芥蒂的。在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介卿因爲驚嚇過度,沒過多久便去世了。後來蔣介石還是念及骨肉親情,對自己的大哥進行了風光大葬。

蔣介石除了同父異母的大哥,還有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名叫蔣瑞青,還在年幼的時候便不幸夭折。這次清明回鄉掃墓,蔣介石也沒有忘記這個年幼時和他一起因遭族人欺負,飽受白眼而不幸夭折的弟弟。

蔣介石還有一位出生於1890年同父同母的妹妹蔣瑞青,小蔣介石3歲。從小和蔣介石一起沒少受大伯和大哥的欺負,後來她嫁給了在玉泰鹽鋪打工並與蔣介石關係不錯的竺芝珊。但不幸的是,1937年的時候不幸病逝。

這次清明追思之旅的最後,蔣介石帶着一家人前往了他一輩子最思念的母親王採玉之墓,蔣介石母親之墓規模龐大,不但有墓道,墓廬,慈庵還有石牌坊、下轎亭等衆多建築。

尤其是1923年在蔣介石母親60誕辰時修建的慈庵,幾乎是蔣介石每次回溪口所居住的地方。蔣介石曾言,住在這裏,就等於睡在了母親身邊,時刻不忘母親在他年幼時含辛茹苦地哺育。

在慈庵裏還有一塊碑,碑文是孫中山先生手書的《祭蔣太夫人文》,文中對蔣介石母親進行了高度評價。

在母親的墓前蔣介石久久站立,回憶起曾經在母親庇護下的點點滴滴,心中思緒萬千。蔣介石母親王採玉可以說對蔣介石一生影響極大,儘管隨着蔣介石父親的逝世,族人分家,處境已經艱難,但母親在蔣介石的教育上從未有絲毫的忽視。儘管蔣介石童年生性頑劣,但母親總是能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的告訴蔣介石讀書的重要性,也正是在這樣的管教之下,蔣介石從溪口讀到了奉化縣城,從私塾走進了新式學堂。爲他日後在政界、軍界的呼風喚雨奠定了基礎。

在母親墓前呆了許久後,蔣介石一行才離開了母親墓園,結束了當天的清明掃墓祭祖之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