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唐詩,每有佳句觸動心扉,詩人的容顏便會穿透千年的時光,如水般漫上心頭。李冶是唐代不多的女詩人之一,每每讀她的詩句,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髮髻高挽一襲青衣的形象,飄然不惹紅塵,靜若出水之蓮。

她是中唐的女道士,工翰墨,善彈琴,幽居之間常以詩句自娛。每天每天,她獨對寂寂山水,閒暇之時便抱琴而彈,“一彈既罷復一彈”,直彈得松風無語、明月高懸,才悵然而起,讓微不可聞的嘆息融入長夜。她亦時常攬鏡自顧,青絲紅顏依然,而心已秋。於是回想前塵,揮不去的種種如潮漫湧,躲得過凡塵,卻躲不過寂寞。

孤高出塵的李冶,常自喻爲巫山神女,可見在她的生命之中,亦曾有過至情至性的火熱。而云煙散盡,耳目清明,心卻陷入雲中雨裏。那段了卻了的往事,輝映着她絕美的年華。那個時候,她如許多女子一樣,在心底編織着最美的初相遇。而那一刻終於來臨,她卻於猝然之間不及去抓住點滴的感動。透過歲月的風塵,李冶始終看不清那個叫朱放的男子的身影,卻知定是深情之人。李冶曾寫過幾首送別的詩,於其中一首裏,窺見了真情流淌。“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那份相思,如月色瀰漫,哪管人間天上,無遠不至。只從留別之中,便可見其情之深、情之濃、情之不可斷絕。

可是世事滄桑,那個讓李冶念念情深的朱放,終是一去不返。守望而無望之後,李冶垂眉黯然。她的命運因其才華而迥然,她六歲那年,寫下了一首詩,其父看後既驚且憂,驚其才,憂其心,認爲她小小年紀便春心萌動性情不寧,此後必爲失行婦人。便於她十一歲那年,將她送入剡中玉真觀做了女道士。那一次的美麗相逢,就是在李冶爲道後情竇初開的年齡時候。那些清規如枷鎖般,將一顆渴望愛情的心困囿。

李冶在最美的年華里,心中情感的河擋也擋不住,當時的一些名士才子,如劉長卿、陸羽等,都與她相從過密。可是繁華落盡之後,剩下的只是世人的白眼,李冶終於了悟,恍若從一個夢中醒來,塵世間的熙來攘往,在她眼中如塵埃飛舞。於是在一個柔柔的春日,走出了玉真冠,離開的那一刻,那些美麗過和美麗着的,在她身後紛紛凋零。

李冶真正地遠離了塵囂,過了一段無擾的時光。如果能與高天明月爲芳鄰,讓歲月於拂弦淺吟之間逝去,也算是靜美。可是天地之大,風雨濫情無孔不入,況乃她又涉世一遭。她心動之際,去長安尋訪一閨中至交,卻不想正值朱某之亂。也有流傳說,她去長安是奉唐玄宗之召,不過細思之,似是不妥,卸盡鉛華超然物外的她應該不會再入宮門一遭,況乃她此時已年過不惑。總之她是到了長安,而長安卻如飄搖之舟。她目睹流離,上詩給朱某,淺吟間有勸誡有點醒,卻無意間觸及了唐王朝的痛處。亂平後,德宗鑑其上朱某之詩,大爲震怒,下令將李冶處死。至此,她情深情淡的一生走到了盡頭,在生命的最後,用一腔熱血綻放了最美的一朵花。

在去長安之前,李冶數盡前塵,終運慧劍斬斷羈絆,唯長安一願未了。當她最後一次將往事在心中重演後,縱目四望,微笑着寫下了這首清浸後世的名詩《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歷史煙雲中,我們似乎能看見她當時的微笑,那眼波流轉千年,如一泓清溪,而她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是深情,如是純淨,敢愛敢恨,出世入世之間,皆是濃得化不開的眷戀與悽清。

而她的另一首詩堪稱唐代相思詩的典範,後世很多男詩人都無從企及。

相思,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

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是相思名句。

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

唐代李冶的一首相思詩,讓人耳目一新,一開頭就驚豔世人。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詩,幽思懷人,寫得不同凡響。

李冶是位多才多藝的女詩人,她的愛情詩既有女性的婉麗情腸,又不乏涉世者的睿智,這首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代學者鍾惺在《名媛詩歸》中評價李冶:“直語能轉,便生出情來,此全從靈氣排宕耳。”

“直語能轉”的特點,在此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詩詞中,詩人愛用起興的手法寫作。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寫相思,先說紅豆,以物起興,再說相思。

而李冶的相思以海水比相思,直白而幽遠。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人人都說海水很深,可是,卻不抵相思的一半。

直白坦然,似是從一個飽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中道來,將讀者一下子帶入其中。

以海水之深,喻相思,具體、形象,又說不及一半,可見相思之深。

三四句解釋爲什麼海水深不及相思半。

海水再深再廣闊,依然有邊涯,而相思卻渺茫無際。

解釋非常形象,卻十分合乎情理。

先極寫海水深,後以自己之情相比,從而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對情人之深情,又反襯出兩人的愛情至深。

許多人驚豔於李冶的開頭兩句,直白自然,深情萬千。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飽受相思之苦的女子怎麼辦呢?

在這個月光明媚的夜晚,相思無法排遣,女子就攜琴到樓上彈奏,彈出一曲相思情愛的曲子,藉以解愁。

可是由於人去樓空,只有一片月光,樓是空蕩的,月是清冷的。此時此景,更令人感到淒冷。

因此當彈奏一曲相思曲時,曲未終了,而柔腸寸斷。

詩歌到此戛然而止,把詩歌推向了高潮,給讀者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思婦的相思之苦,讓人同情,思婦的情意,讓人感嘆。

自古以來,相思詩詞並不少,其中,許多男性詩人也寫就了許多優秀的相思詩作。但女性在抒寫相思之情方面,更有韻味,其情思的細膩委婉,更令我們折服。

李冶的“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直白自然,幽深動人;

魚玄機的“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以江山之永不停止,喻相思之永無止歇;

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相思籠罩,難以排遣,避無可避;

南宋名妓樂婉的“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淚滴千千萬萬行,更使人、愁腸斷。”,既道盡別後的痛苦,又訴盡臨別的傷心。

女詩人筆下的相思,多是從細處着眼,抒發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許多從生活經驗和真實感受中而來,所以,顯得格外動人。

相思,是最美好的,也是最折磨人的。

如果你碰到一個可以寄託相思的人,請好好珍惜。願你有愛人在旁,不嘗相思之苦,只有愛情之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