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說,僞齊對南宋的經濟打擊,和其對金朝的助攻,使得金朝在中原站穩了腳跟。如果和南宋一直保持友好關係,僞齊遲早被端掉,這點劉豫自然清楚。

大家好,我們的風水擺佈第一人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導語
僞齊,這個金朝一手扶植起的傀儡,從1130年9月建國,到1137年11月亡國,從始至終都聽命於金朝的號令。然而,在不到八年的時間裏,僞齊不僅捲入了金朝內部的鬥爭中,還對當時的南宋產生了深遠影響。
先說說好的一方面
僞齊出於自身政權的獨特性,只是個過渡政權,必須不斷開戰以“證明其存在價值”。不過,如此“好戰”的僞齊雖然讓南宋頭疼不已,卻也在客觀上讓增強了南宋的凝聚力與正統性。
混亂的開始
南宋繼承自北宋,兵力不足,國力孱弱。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南宋也並不是盡佔劣勢,這就比如金朝雖然名義上佔領了河東河北,實際上卻只有兩河十多州。而且,金軍統治地區仍有許多起義軍。
面對這樣的情況,無非三種聲音——戰守和。實際上,當時的主守派也可歸成主戰派。
先說說主戰派,主戰派的代表人物當屬駐守東京的宗澤。在宋高宗剛即位時,宗澤就力主高宗出兵抗金,主張收復兩河。宗澤頗爲愛國,戰功赫赫,也讓金人聞風喪膽,時金人皆稱其爲“宗爺爺”。而宗澤主張收復兩河也並不是一時衝動,是基於當時金人在兩河根基不穩而且兩河人民起義不斷的情況。
主守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綱了,其實他的主守並不是不打,這也是我爲什麼說他其實是主戰的原因。他曾向高宗提出“十議”,總結下來就是“當以三年爲期,則戰可以得志矣”。
什麼意思?李綱認識到倉促出戰也不是回事,雖然他其實主戰,而且南宋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但是他還是認識到了南宋兵力與國力的問題。因此,李綱是不贊成立即出兵的,主張先“堅守”,不主動挑釁金人,先休整一段時間,也就是他說的三年,之後再戰。
顯然,雖然宗澤和李綱是屬於同一陣營,但依然有着矛盾。宗澤認爲時不可待,甚至勸誡李綱“毋蹈東晉既覆之轍”。確實,當時兩河人民的抗戰熱情很高,面對之前欽宗的割地主張,“兩河守臣、人民作堅守計,例不奉詔”。而再過三年,情況肯定會變。
再說說主和派,這一方以黃潛善、汪伯顏爲首,他們的主張則是放棄兩河,直接和金朝和談。不過顯然,這便又是在走欽宗的老路。其實,當時的金朝確實有意與南宋講和,只不過尚在前線的宗澤將金使扣押,以致西路軍統帥宗翰大怒,這纔開始出兵南宋。
宗澤打破主和派的“和議之夢”,但又因與李綱不和,二人的主張都未能得以實施。當時,高宗在應天府即位以後,並不知道該定何處爲國都。主和派主張應南渡,而李綱等認爲該去南陽,而宗澤更“離譜”,想讓高宗直接返回開封。這下好了,“主戰派”內又起了爭執。
事實上,宗澤通過各種手段,已經收歸了一大批武裝,甚至硬起腰桿北伐都行。奈何不僅主和派中無人支持,主戰派中也是如此,最後宗澤“憂憤成疾,疽作於背”,遺憾而終。
而宋人對劉豫一直存有幻想,希望能通過僞齊來牽制金朝南侵的速度,或者是緩和雙方關係。然而,劉豫始終不爲所動。
說了那麼多,宋高宗到底什麼態度呢?一方面出於穩定局勢、鞏固統治,他希望就這麼湊活着過,大家平平安安共存。正如他一直強調的“共圖休息”,高宗一直對金、齊笑臉相待,同時也承認了僞齊的合法性,稱其爲“大齊”。
但另一方面。高宗又不甘於讓僞齊這麼白白佔了中原,還是有着些許“恢復之志”。在紹興元年九月,高宗就曾言:
金人既去(金軍暫時退出陝西),陝西必可經理,荊楚以南,亦須措畫,庶幾形勢相應,有收復之漸。
但是,高宗又擔心伐齊會影響宋金議和,所以“詔本路宣撫司不須輕舉”。
總而言之,南宋初年朝中雖有伐齊的聲音,但又不乏議和的聲音,兩種聲音並存,亂象不斷。但是,一切又隨着僞齊的插手出現了轉機。
僞齊插手反而幫助南宋
僞齊政權特殊就特殊在,它只是個過渡政權。如果和南宋一直保持友好關係,僞齊遲早被端掉,這點劉豫自然清楚。於是乎,劉豫纔會頻繁發動南侵。
特別是紹興四年,在劉豫的攛掇下,金齊聯軍大舉侵宋。而宋高宗也在主戰派人士的支持下,不再一味退縮,甚至“決意親征”。
宋高宗僅僅因爲朝中主戰聲音,就決定“親總六師,臨幸江濱,督勵將士”?當然不是,正如宰相李綱所說:
往歲金人南渡,利在侵掠,既得子女玉帛,時方暑則勢必還師,今僞齊使之渡江而南,必謀割據,將何以爲善後之計哉?今日爲退避之計則不可。
高宗意識到,僞齊的野心太大,如果不予以反擊,自己連“偏安一隅” 的門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主和派雖然沒有表明立即北伐,但也未曾有與僞齊講和的建議。需要注意的是,就連秦檜都表達了抗齊的觀點:
“不討賊豫則無以爲國,不安慰強敵(指金人)則逆賊未易討”、“明言止欲討叛,而不敢輕犯大國(指金國)”、“賊豫我故臣子,不討則三綱大淪,何以爲國使敵知朝廷志在討叛,而義不得已”。
不過,也別把秦檜也想成愛國志士,他的這句話離不開一個人,完顏昌——太宗系。事實上,秦檜雖然是宋人,其實已經成爲了妥妥的(金)太宗派。當時完顏昌已經和劉豫決裂,秦檜主張伐齊,其實也和金朝的政策分不開聯繫(當然只有秦檜會意)。不過,秦檜的主張還是讓張浚非常欣賞,這才從“終不復用”到“樞密使”。
宋朝的對外方針沒有變,就是議和,但是僞齊爲了自身利益又不得不阻止宋金議和。他沒想到是,此舉不但沒有嚇破宋朝君臣的膽,反倒是將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也就是說,劉豫充當了一個潤滑劑的作用。
僞齊的助攻還不光如此,它還加強了南宋政權的正統性。高宗當年的登基之路並不容易,在金人虎口中逃出,因地方守臣的擁立才得以即位。
然而,初生的南宋政權卻缺少必有的合法性。因爲高宗即位,沒有經過徽宗或是欽宗的詔書宣告,而是憑藉隆佑太后的“告天下書”。隆佑太后是哲宗廢后,而這名聲又是僞楚給正回來的(元祐太后)。如此一來,豈不相當於僞政權給了南宋以“正統性”?由此,高宗就遭到許多宗室的質疑,這就比如說子崧曾“傳檄中外,語頗不遜”,因此被流放嶺南。
高宗可以除掉宗室的隱患,卻難擋悠悠之口:
上不當即大位,將來淵聖皇帝來歸,不知何以處?
而這一切,又因爲僞齊出現轉機。
出身卑微的劉豫,因爲得到金人欣賞,而成爲中原地區的皇帝。這在講求正統性的封建社會,是極其罕見的。對比一下南宋,我們就不難發現,僞齊政權根本站不住腳。
前宋朝臣子,搖身一變,成爲僞齊皇帝。這在以“忠直”自居的士大夫眼裏,是極其可恥的。無論是出使宋使如胡松年等,還是僞齊境內的人,都打心眼裏鄙視劉豫,甚至當面有言如“松年與殿院比肩事主,不宜如是”或是“劉豫,你是何人?要做官家!大宋何負於你!”。
比起南宋來,僞齊更不合法,況且高宗尚有皇室血統。不難發現,僞齊真真是大力強化了南宋的正統性。
再說說負面影響
政治
還是正統性。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特別是軍閥混戰,不顧禮義廉恥的事件頻發,這使得北宋統治者從一開始就大力宣傳儒家傳統思想,強調“忠孝”。
而北宋滅亡後,確實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如蔡靖、李之翰被俘後,皆請求一死。特別是何宏中,在1127年二月被俘後,金帥“解縛授其官”,而後“使其從軍,亦不從取家屬填城黃龍府,益偃蹇不從。帥怒,褫衣欲斬之,定遠忻然就戮”。
沒錯,讓宋朝士大夫投靠金朝,這於情於理都不合適。不光是“戳脊梁骨”的事,奉異族爲正朔,思想認識上就過不去。
雖說僞齊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但畢竟是漢人的政權,畢竟南宋的合法性也不是很高。劉豫上位以後,還以正統自居,指責南宋爲“僭越”。而由於畏懼金朝,宋高宗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默認僞齊的存在,稱其爲“大齊”。
在中原被俘虜寧死不屈的,也被金人送去僞齊,這裏面就有張孝純。而劉豫也在極盡所能收買人心,很多意志不堅定的南宋大臣就因此投靠僞齊,比如直祕閣淮寧府蔡州鎮撫使馮長寧、李成、王才。而原先與北宋朝廷有矛盾,或是不滿足於在南宋朝廷地位的文人,也跑到僞齊求得高官厚祿。
如此種種,南宋大臣也不是沒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比如廖剛就曾對高宗說:
臣聞劉豫在齊、魏間,省徭薄賦,專務姑息,招來人士,誘以僞官,安知其不圖吾根本地乎。
經濟
事實上,南宋與北齊並沒有斷絕經濟聯繫。不過,南宋一方時常擔心僞齊會利用同上來刺探軍情或是造成戰時物資外流。而僞齊一方則相反,鼓勵與南宋通商,只不過後來也出於同樣的考慮而罷通貨場。
從建炎四年開始,南宋“詔明、越州禁山東之遊手來販糴者”,而後又是“詔福建、溫、臺、越、通、泰、蘇、秀等州有海船民戶及常做水手之人,權行籍,定五家爲保,毋得發船望京東。犯者並行軍法”,南宋在一步一步地擴大禁商範圍。
不過,天高皇帝遠,就算是朝廷一再強調“泛海往山東者行軍法”,通商仍屢禁不止。南宋擔心的事發生了,劉豫“置榷場,通南北之貨”,大量戰爭物資外流,南宋損失絕不小。
接着,僞齊又在其統治區,南宋心心念唸的中原地區橫徵暴斂,甚至還不惜“毀明堂”、“掘家墓”。而作爲金朝的後備軍,僞齊可給金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光是每年的貢賦就有“三百六十萬緡”,而亡國後盤點下來竟有“九千八百七十餘萬緡錢”,這還不包括上百萬兩的金,上千萬兩的銀。
總而言之,僞齊的存在使得南宋的戰略物資外流,同時給金人留下大量財富,又間接削弱了南宋的國力。原本富庶的中原不復存在,縱使南宋收復了中原,也得花上好大力氣恢復,更何況還是被金人佔了去。也就是說,僞齊對南宋的經濟打擊,和其對金朝的助攻,使得金朝在中原站穩了腳跟!
軍事
如岳飛所說,南宋和僞齊的作戰,無疑就是以“中國攻中國”,誰勝誰負都是金朝佔便宜。僞齊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但是,金宋不打架,僞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立國的特殊性使其不得不一直處於戰爭狀態。
總結下來,僞齊的軍事行動可以分爲四個時期:
一是在建國之前,劉豫爲稱帝所作出的努力(1128年末-1130年9月);
二是劉豫稱帝到汴京時期的軍事行動以及陝西、兩淮的僵持作戰(1130年9月至1134年9月);
三是第一次大規模南侵與阜昌六年的全線作戰(1134年末至1136年末);
四是第二次大規模南侵以及襄漢之戰與蔡州之戰(1134年末至1137年末)
縱觀這幾年的作戰,僞齊始終沒能給南宋造成多麼巨大的直接打擊,因爲僞齊一方的戰鬥力確實不強。
然而,僞齊的軍事行動對南宋的影響無疑是惡劣的。因爲有僞齊這個橫亙於金宋兩國之間的過渡帶,金朝一方得以從兩淮的泥潭中騰出手來,好去解決在陝西的宋軍精銳。而僞齊不斷開戰,又令南宋分身乏術,大大牽制了南宋的軍事力量,使其無力收復中原。
結語
毫無疑問,僞齊凡立八年,給南宋雖然帶了一些積極影響,但這都是建立在已對宋造成巨大打擊的基礎之上,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而言。
總的來看,僞齊的建立給南宋帶來的影響還是負面居多。不過反過來,僞齊的出現對金朝一方可就不一樣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僞齊的廢立都在金朝的一念之間。如果僞齊不能持續給金朝帶來利益,金朝一方就有理由將其廢除,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這事沒完,下篇我們繼續聊聊僞齊和金朝的那些事兒,歡迎關注!
《僞齊政權對南宋的影響》、《僞齊政權概述》、《僞齊政權研究》、《僞齊的軍事影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