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區錢橋山泉廣場有一處

正在汩汩吐冒的泉水

近日,

經過細密的考證推斷,

極有可能和南宋四大名臣之一的李綱

有深厚的淵源。

一汪位於毫不起眼位置的山下清泉,

周邊景緻甚至略顯荒野,

背後可能蘊藏着不凡的典故。

探訪

這裏有

極好的山泉水

經過一位當地知情人的指點,記者從山泉廣場西南方向步行百米左右,就在靠路邊不遠的草叢裏,見到了一處尚在汩汩噴吐的山泉,泉水極其清冽,泉眼清晰可辨,用一根小木枝,就可以見到黃褐色的岩石上有孔洞,其中不斷有清水向外冒出,小水潭深幾十釐米,隨着水流的不斷外暈,水紋瀰漫盪漾開來,四散流去。沾了暑熱的手輕輕觸碰,泉水清涼透骨。

周圍的繁茂植被有蘆葦和無數雜草、野花,它們的蔥鬱,將這汪清泉“掩蓋”保護得極其隱蔽。

天然泉水在無錫可是稀罕物事——除了廣場上經營店鋪的,周圍的很多民衆其實都知道這裏有天然泉水,他們中的很多人,每天會帶了塑料空桶前來泉眼位置裝水,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年輕徒步男士告訴記者,這裏附近本來就有村莊,原住民們都知道這裏有泉眼,用這裏的泉水煮水泡茶,清澈甘甜,茶味很好。現在老村子拆遷了,還是有很多人開車來取水,天氣好人多的時候還要排隊呢。

溯源

泉眼

始在“老虎山”

熱衷尋訪文化源頭的文史愛好者陸雲發對此有過詳細的考證。山泉廣場之上的這個村莊,早先名爲“歷村”,多名無錫李氏宗親聯誼會的成員早就從家譜裏得知,李綱父母之墓位於舜山北麓俗稱“老虎山”的山腳下。墓前有四腳牌坊,當地形象稱爲虎之四爪。有年老的村民指出,山泉廣場位置的老村子,“老發頭”裏的確叫過老虎山,那四個牌坊,有人說像老虎的四個“奶頭”,也有說像四個爪子,反正都和老虎有關係。

文史愛好者們多次走訪當地多名知情的老者回憶指認,1949年冬天,有村民人爲毀去了歷山山上的老牌坊,只因牌坊的門頭正對着他家的大門衝煞了他家的風水,現場留下了牌坊石柱的斷面。1958年前後,當地農村開始興修水利,牌坊的多處斷石被移做西浜築水渠機頭石料,石頭上面有清晰的鐫刻文字圖案可證明。上實際六十年代末,“老虎山”被開山採石,被挖去中尾大段,直到本世紀初重新保護山林,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復林復綠,原來被挖的山體部分重新填土造山,汩汩山泉的位置掘池引水,坡下建起了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山泉廣場。今天記者看到,被引水的水面開闊,如今一派原生態溼地風貌,密密的蘆葦叢裏,不時飛過各類野生鳥類,還有野鴨子築巢育娃。

考證

李綱

筆下的“大松坡”

有史料可考,南宋名臣李綱之父母曾葬於無錫湛峴山,1101年,其母逝葬,李綱廬墓守孝三年期間,親植松柏數萬棵;1121年,其父贈太師李夔逝,李綱將父與母合葬於湛峴山,丁憂廬墓守孝三年又親植松柏萬棵。李綱詩有“手植松與桂,青青三萬株”,其多年手植的松樹,蔚然生長成林,後人稱爲“大松坡”。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如今別提是“大松坡”,就是“湛峴山”這山名也無人知曉,李(夔)贈太師墓跡也如水中花、鏡中月一般難覓影蹤。這史上美傳的名山茂林“湛峴山大松坡”究竟在何方?

查閱史籍,舊邑志錫地山川卷並無“湛峴山”記載,僅在名人墓卷記有李(夔)太師墓在湛峴山。明崇禎年蠡湖野叟王永積輯《錫山景物略》有較具體些的方位記載:“崋峲山,北爲湛峴,即隴西李夔葬地,爲忠定公廬墓處。”崋峲山,在惠(龍)山西南突出處(錢榮路東山村後),南爲橫山,西與舜山相指。

《龜山全集》載有宋楊時爲李綱母撰《令人吳氏墓誌銘》,記李綱母吳令人葬無錫縣開原鄉(注)歷村湛峴山之原。李綱母親逝世之年,長子李綱十九歲。由於其大舅父吳彥申與當時“師事二程”,開創無錫“東林書院”的著名理學家楊時(龜山先生)爲友,且楊時與李綱父李夔亦多有交情,故由舅父請楊時先生爲其母撰寫《令人吳氏墓誌銘》。雖然已距今900年左右,墓誌銘爲宋當時代作,地點及線索明確。歷村古村落仍在,在現錢橋鎮域舜山的西北

邵涵初在《惠山記續編》記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因湛峴山李太師墓年久被廢后,其地被當地邑人竊賣,以病不赴直隸南和縣知縣的無錫官紳邵涵初率邑士訟至官府,新無錫知縣吳雨亭明斷,經邵等邑士力復於咸豐二年(1852)修葺湛峴山李太師墓。邵涵初在《惠山記續編》中記:“李夔墓在壹字無號山糧一畝。”並按記:“湛峴山非慧(惠)山之寰區也”“璨之左,崋峲之右,乃惟慧(惠)區”。邵親力收復並修葺湛峴山李太師墓,其記錄無庸置疑最具準確權威,說明湛峴山在惠山北不確切。

記者查閱《錫山李氏世譜》,其中記有光緒三年《復衛國公墓記》:“始祖忠定公封翁衛國公墓,在無錫縣開原鄉湛峴山之原,坐落無錫開原鄉廿二八圖壹字號辦無號。上至山頂,下通大路。左有廬墓處,椽屋三楹。前有滌硯池,清泉一勺。忠定公曾兩廬於墓,手植松柏數萬枝。光緒丙子合族捐資修葺,建牌坊,築牆垣。”

抽絲剝繭這層層史料,博古觀書,親身實地探訪,這一勺至今綿綿不絕的清泉故淵,來源脈絡明晰,雖地處荒野平凡,確實在是歷史悠久,喟嘆其靜觀事事風雲變幻!

【來源:江南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