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出門,我在電梯裏遇見一對趕着去上學的母女。

因爲快要遲到了,電梯又很慢,媽媽的情緒變得十分焦躁,當衆數落起已經七八歲的女兒:“讓你早點起牀你不聽,非要磨蹭到現在,你看看現在都幾點了,下次再這樣你就不要去上學了!”

女孩被兇得默不作聲,只好低頭回避着衆人的目光。

豈料這位媽媽並未罷休,仍在電梯裏唸叨:“天天把我的話當耳旁風,我告訴你,下次老師要再因爲你遲到的事情找我,我是不會去學校捱罵的!”

我同情地看了女孩一眼,果然,她難堪地垂着頭,眼睛有點泛紅,但依舊沒有出言反駁。

電梯門開了,媽媽的聲音在散去的人羣中尤爲刺耳:“快一點,走個路都那麼慢,你這磨磨蹭蹭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

就在這時,之前一直不吭聲的女孩突然對着媽媽一聲大吼:“我就是改不了了!你看着辦吧!”說完,猛地把書包砸在地上,負氣地向前跑去。

這位母親似乎從未見過女兒這般情緒失控,愣了幾秒鐘,趕緊拾起書包去追女兒,與此同時,喋喋不休的抱怨又響了起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都是平時你爸給慣的……”

我暗暗嘆了口氣,十分心疼這個小女孩,而她的母親恐怕始終都不會相信,孩子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完全是被自己的壞情緒給逼的。

02

一個情緒失控的人究竟有多恐怖呢?

人人都知道衝動是魔鬼,一個人一旦被情緒所控制,行爲就會不受控制,輕則陷入自我掙扎與痛苦,重則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法預估的災難。

2017年2月,揚州市邗江公安分局發佈一則警情通報:失蹤了3天的男童高俊逸確認被害。經查明,高俊逸系其母親在管束過程中情緒失控將其殺害。

一時間,“揚州母親殺死6歲兒子藏屍牀下”的駭人消息傳遍全網,人們在紛紛指責母親的同時,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重新進行審視。

畢竟,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往往就在控制情緒的一念之間。

很多人說,情緒失控是教育的死敵,的確,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辦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任其毫無約束的發展,那麼必將釀成以下後果:

輕度:叛逆、消沉、多疑。

中度:成年後脾氣暴躁、愛抱怨、爲人苛刻、暴力傾向。

重度:嚴重抑鬱症、躁鬱症、性變態、神經症人格。

03

如何培養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

1. 維持一個情緒穩定的家庭

被網友們稱爲現實版江直樹的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老師給他的評價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他媽媽也在採訪時表示,作爲孩子的父母,一直在努力給孩子提供情緒平和的家庭環境。

所以你看,家庭情緒穩定,孩子的心理狀態纔會健康,同樣,如果父母是抱怨型人格,孩子多半也會成爲抱怨型孩子。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相處中總是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太頑皮,孩子屢教不改,孩子不打不成器,不罵不長進……

這些似乎都是我們發火甚至動手的理由,可事實上,父母的情緒是一個家庭的晴雨表,壞情緒下的一言一行,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子,無情地割裂了本應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

而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大多也會成爲和父母一樣的不會控制情緒的人。

2. 多鼓勵,少指責,不對孩子說這些夾雜着情緒訓斥的話:

① 去學習/寫作業;

②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

③ 不許看手機/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遊戲;

④ 真沒用/笨;

⑤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當父母通過言語將這些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時,孩子能做的或是反抗,或是忍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心灰意冷,丟失自信,最終慢慢變成父母的模樣。

3. 積極引導孩子的情緒變化《積極情緒的力量》一書中說:無論個人、家庭或組織,能夠引發蓬勃發展的積極率都是3:1,缺少了消極情緒,你會變得輕狂、不踏實、不現實。缺失了積極情緒,你則會在痛苦中崩潰。

孩子鬧情緒很正常,但每當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時,作爲家長,首先要學會接納和包容孩子的心理需求,並且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對於一些不合理的請求,我們可以堅定地拒絕,但切忌惡意中傷。

事後記得後用一個溫暖的擁抱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用行動告訴他們,你真了不起,你戰勝了壞情緒這個最大的敵人!

互動話題:寶媽奶爸們在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時還有哪些好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哦!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爲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