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还要住得下、有收入、能致富,如何写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是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图文聚焦,一起来领略我区各地搬迁户生活的巨变——

配套设施样样全 安家乐业像花园

搬迁群众在小区的文体活动设施愉快玩耍。农春波 摄

如何留住搬迁户的乡愁?百色市乐业县花坪镇政府将安置点旁71.21亩的土地进行整平规划,创立“微田园”,供搬迁群众栽种果蔬。“有了微菜园,不仅减少了日常生活开支,还可以吃到安全卫生、新鲜的蔬菜,真的很好。”搬迁户吴营福说。

除此之外,吴营福对安置点的基础配套也非常满意,生活在这里可以用幸福来形容: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入户道路与主干路互联互通;文化休闲广场统一安装健身器材,打造文化宣传栏和文化长廊,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农春波)

隆安“六送”服务凝聚人心

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隆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我家米吃完了,请帮买一些。”“请帮忙买一把青菜。” 疫情防控期间,南宁市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的社工志愿者覃兰接到这类求助后,立即为安置区内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很细致,不仅方便了他们的生活,更暖了人心。在隆安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由党员骨干及居民组成治安联防、就业创业、文体娱乐、乐益关爱等8支服务队伍,每月定期开展“送医、送岗位、送学、送技术、送政策、送娱乐”等“六送”服务,增强了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亲密互动,也让社区生活更加温暖和谐。(韦小妹)

产业助罗城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5月12日,在罗城东门镇平洛村“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示范园,群众在管护猕猴桃。廖光福 摄

“我和我老公都在‘千亩千户’红心猕猴示范园做工,每人一般都有80元/天的收入,遇到管理繁忙和干重活的时候每人是100元/天,工作不算很累,又稳定,还能照顾家里,很好了!”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仫佬家园”社区搬迁户黄凤群如是说。

近年来,罗城积极探索和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充分整合县级部门资金和利用劲牌集团、深圳福田区等各方帮扶资金,通过流转土地形式,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示范工程,在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的东门镇平洛村火烧窝屯、中石村呼略屯等地,建设1200亩连片的红心猕猴桃示范园。示范园按每户搬迁户享受1亩红心猕猴桃产业65%的分红,连续分红10年,可带动1200户搬迁户4600人实现稳定增收。

除此之外,罗城还实施了千亩毛葡萄和千亩百香果等“三千工程”。(廖光福)

作者:农春波 韦小妹 廖光福

来源:《当代广西》2020年第10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