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立公正爲根 創新服務爲本——寫在中汽中心成立35週年之際 | 中國汽車報

編前:35年曆經風雨,35年風華正茂;35年砥礪奮進,35年一力擔當;35年乘風破浪,35年繼往開來。

5月25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中心”)迎來了35歲生日。35年間,中國汽車產業迅速崛起,一躍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國和新車消費市場;35年間,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成長有目共睹,自主創新碩果累累;35年間,在全球汽車產業鏈, 中國汽車產業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逐漸從跟隨走向引領,尤其是圍繞“新四化”的變革與轉型,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創新領域卓有建樹。35年來,中汽中心始終堅守獨立、公正、第三方的定位,參與、見證着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35年來,中汽中心在堅守中持續創新,爲適應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不遺餘力地實現着一個又一個突破,履行着汽車行業第一智庫的職責。

獨立公正爲根,創新服務爲本。站在35年的發展節點,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和重構正不可逆轉地加速到來,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中,中國汽車產業也步入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深水區。中汽中心作爲中央企業中惟一的汽車綜合性技術服務機構,在努力踐行中央企業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承擔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科技引領、行業導向的作用,推動汽車工業技術進步,其肩負的使命與擔當,分量更足也更重。在汽車產業變革與重塑、轉型與升級、改革與創新交織中,繼續充分扮演好獨立、公正、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角色,爲政府提供前瞻、全面的政策建議和技術服務,爲行業、企業、消費者提供權威、科學的標準參考、測評規範和消費建議,是未來中汽中心繼續前行的方向。

35 年,是節點,更是新的起點。未來,中汽中心將繼續發揮第三方機構和行業智庫的優勢,搭建更加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平臺,爲行業政策調整和制定、中國標準法規的創新和引領、核心技術的優化與進步,以及汽車全產業鏈、全領域、全週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建設項目開啓發展新篇章

5月25日,中汽中心成立35週年當天,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建設項目在天津市東麗區正式啓動。以這樣特別的方式慶生,預示着中汽中心在成立35年之際即將開啓又一段新篇章、新徵程。

據悉,該項目是2020年由中汽中心投資建設,並設立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 天津 )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約19.9億元,佔地308畝,按照規劃,將建設燃料電池、動力電池、電驅動總成、電磁兼容、新能源整車、智能網聯等20餘棟綜合試驗室以及能源中心、供氫中心、科研中心等設施,各類測試系統及設備1000餘臺套。

按照計劃,項目一期投資9.55億元,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預計2021年4月完成燃料電池綜合測評能力建設並投入使用;二期投資10.35億元,建築面積11.6萬平方米,預計2023年完成全部能力建設。

該項目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服務新能源汽車研發全流程鏈、全產品鏈、全生命週期、全應用領域的綜合性研發驗證、測試評價基地。同時建設國家燃料電池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打造國家級燃料電池汽車測試評價、技術服務、質量監督、認證認可平臺,推動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前瞻技術研究,助力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項目的啓動,正是中汽中心在成立35週年之際,對獨立、公正、第三方行業機構角色的創新詮釋。通過服務國家新能源和氫能產業發展戰略,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研發驗證測試評價基地等方式,助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央企與地方政府的協同創新,支持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並服務行業協同發展,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實現核心技術突破。而這背後,依賴的是中汽中心成立35年來的實力積澱。中汽中心成立35年來,深耕新能源汽車研發驗證、測試評價領域,在標準研究、測評體系、科研課題、產品技術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項目集中整合了中汽中心在測試評價領域積累的優勢資源,將現有測評能力進行系統、全面地提升和完善。事實上,項目的啓動,是中汽中心成立35年“再出發”,持續打造並強化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落點,同時也是中汽中心面向未來聚焦新型技術領域、推動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窗口。

優化資源配置 助力行業發展

繼續發揮權威智庫作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加速重構與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疊加,使一個前所未有的集顛覆、創新、融合於一體的新階段應運而生,中國汽車產業的每一位參與者都在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和挑戰。於中汽中心而言,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

未來中汽中心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智庫建設。在持續打造自身差異化優勢的同時,爲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事實上,歷經 35 年的發展,智庫建設一直是支撐中汽中心發展的“頂樑柱”。從產業政策和規劃、投資和准入,財稅、科研、進出口等國家相關管理政策,到標準體系、路線圖規劃、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報廢和回收利用等技術路線,在涉及汽車產業鏈的各個方面,中汽中心支撐多個主管部門出臺了諸多政策或管理措施,有效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在國家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向未來,中汽中心將繼續加強與政府主管部門的交流,以更專業的視角、更獨立的定位和更開闊的視野,爲政府部門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爲制定更加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汽車行業政策和戰略導向貢獻智慧。

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不僅使智庫的角色和責任不斷延伸,而且對智庫的創新和升級需求也日益迫切。近年來,隨着國內外汽車產業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政府、行業、企業對全局性、系統性、前瞻性的政策、產品、技術和市場研究的需求不斷提高,這正是中汽中心未來提升智庫水平和能力的方向,更是機會所在。面向未來,中汽中心將進一步增強智庫建設力度,在堅持能力建設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內部資源整合與外部智力引入相結合的基礎上,繼續打通汽車全產業鏈,向着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消費者的權威行業智庫目標努力。

協同創新 強化引領 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履行央企責任、實現社會價值,彙集全產業鏈技術服務優勢,加強協同創新,提升中國汽車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也是中汽中心的未來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業務的拓展方面,未來在以滿足汽車產業“新四化”發展趨勢需求的基礎上,中汽中心將爲行業企業提供包括諮詢服務、檢測認證以及共性前瞻技術研發等一系列服務。中汽中心已經建立了創新業務統籌發展工作機制,創新業務也被視爲是中汽中心集中資源優勢,推進創新驅動、構建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亦是未來中汽中心繼續全方位服務行業的立足之本。

未來,中汽中心將進一步加強標準法規引領,突出汽標委作爲國家標準化機構的官方地位和公益屬性,提升政府技術支撐和行業服務能力;加強汽車標準體系頂層設計,牽頭制定融合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的汽車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協同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標準制定,全面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做好主被動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及具有系統性帶動作用的重要標準制定。另外,重點實施汽車標準國際化戰略,將國際標準法規協調提高到與國內標準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做好“中國汽車標準國際化中心( 日內瓦 )”建設運行,以及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等工作,在提升中汽中心及汽標委社會影響力的同時,通過國際化戰略,提升中國汽車標準法規的全球影響力。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面向“十四五”,中汽中心將重點圍繞爲全產業鏈持續打造服務優勢的目標,以更完善的科研能力、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繼續鞏固和提升作爲行業獨立、公正、第三方的技術研究和服務機構的影響力,繼續與中國汽車產業一道,共繪未來發展藍圖。

文:王璞 編輯:李卿 版式:趙方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