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型还是科学型育儿的家长们,归根结底都希望孩子成为身体思想健全的人,所以对于孩子品质的培养几乎是不遗余力,渴望孩子成为各项指数都达标的人。

最近几年,某某省的12岁孩子弑母、初中学生在校暴力殴打同学、孩子在公共场合嘲笑残疾人和大吵大闹……社会上关于孩子的各类新闻频出不穷,让家长们对于儿童暴力、欺骗、不懂尊重这些人性的恶避之不及,背后更加对自己孩子耳提面命,唯恐新闻中的主角或别人眼中的坏孩子是自己的孩子。

其实网上对于如何教养孩子的文章多如牛毛,但很多内容实属宽泛,毕竟大道理谁都能说,但要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单说家长要教养孩子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这一条,我就觉得非常的难。

我之前也按照“不能对孩子发脾气”这条来约束自己,想要在我娃面前尽量表现出大度温和的妈咪的形象,但这样实际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娃并不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他变得肆无忌惮,温和劝导对他根本不起作用,而我在忍无可忍后的爆发,也只给他留下了妈妈突然发疯了的印象。

于是我又换策略,觉得自己之前的路子不完全适合我和我孩子之间的关系,当我控制脾气时,他根本看不到我情绪的喜怒哀乐,但是如果我正常发泄一下,当然要控制节奏与频率,然后告诉他,妈妈刚才生气了,你知道我为什么发脾气吗?他就会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你刚刚把妈妈辛苦整理好的东西又弄乱了,你破坏掉了妈妈的成果,所以妈妈生气发脾气了。

这个时候他往往能从我情绪上的变化,分辨出自己的那些行为是不太对的,他会问不是生气了,然后自己就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往往下次他会开始约束自己这种不好的行为。

当然我不是告诉大家在孩子面前要发泄脾气,而是希望大家不要的控制脾气,大禹治水之道,在于疏乃上策,堵乃下策,过分强调控制情绪也许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孩子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相互沟通了解,相互促进成长的关系,我们接纳孩子的调皮玩闹,孩子也学会去接纳父母的情绪变化,并在之中学会怎样的与人相处,明白何为底线。选择更加合适双方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样或许才更加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回到“关于孩子的品质”这个话题,我一直都认为一个有良性亲子关系的家庭,对培养孩子品质这块会更加游刃有余,当然不是捧一踩一,而是觉得培养孩子品质这件事也是和控制脾气一样,需要掌握节奏。

我们作为父母,最终并不希望培养出各方面品质都全能的孩子,而是让他成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究竟哪些品质才值得称为必备呢?

善良

善良应该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而善良是个大命题,在我看来,要孩子学会善良,不仅是要与人为善,还要与己为善。

我希望我的孩子充满爱心,对人真诚相待,但我更希望他能懂得有分寸的善良,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善良,帮同学辅导作业是善良,但有些善良会过度,一昧的降低自己的快乐和时间去满足别人,那不是善良,那是一种假善良。

我们的孩子从小被灌输要对人善良的观念,就觉得只要对人好就是善良,小时候尚不察觉,等到大一些与人相处时,无法掌握到善良的分寸,每次当别人提出要求时,总是一昧的付出与应和,这样失去了过多属于自己的快乐,成立所谓的老好人。

所以,我们教孩子善良,更应该教他们有分寸的善良。

乐观

乐观,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这个时候父母从旁的建议就非常重要,要让孩子知道人生很长,不应该止步于此,让他们去发现生活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比一直强调让他们乐观会来得更实际。

乐观,不止是对挫折,在面对成功时,也应该是抱着一种乐观心态,要让孩子知道,世间万物有美好也有失败,只有当他真正意识到这个世界的阴晴圆缺,他才能更加直面和正视生活的各种不同。

勤奋

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孩子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不知苦为何物。但是人的一生总是变幻莫测,应提早让孩子吃点苦,让他知道生活不止一种滋味。

当我们能够坚定地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路上成功了一半。带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在日常中来尝试提升孩子的韧性,比如孩子的书包自己背;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让孩子遇到一些事情后尝试自己去解决,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和他讨论他的想法、他可以怎么做,给孩子支持,让他具备对事务的掌控感觉,能够自己面对。

尊重

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让孩子拥有同理心,不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不因为别人的不足而嘲笑,成为一个懂得尊重别人也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END

养育孩子很艰难,要守护孩子的成长过程更加辛苦,我们作为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品质,不仅是因为想要他成为合格善良的人,同样也希望这些良好的品质能够让他从心灵处就懂得自我修复,明白责任、义务,也懂得明辨是非黑白。

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唯一能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不是多么优渥的家境和天天一万遍我爱你,而是教他学会并养成这世间所有优良的品质,因为这些品质能让他成为更好的人,也能让他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埋怨,而是能够一鼓作气重新面对。

而要让孩子成为品质优秀的人,父母就要从小抓起,孩童时期是孩子最易接纳的阶段,也是属于一个开智启蒙的阶段,培养孩子宜早不宜迟,就从现在开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