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个性不一,有的孩子只需要家长的理解就能让情绪得到安抚,而有的孩子却会执拗一些,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倾听、共情、陪伴,孩子会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脱离负面情绪,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孩子的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感觉对爱子的失控,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孩子一哭你就怕?家长掌握3个小技巧,不怕哄不好!

1、接受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都需要表露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忧惧,尤其孩子更是如此。但是不少孩子迫于父母的威严,常常无条件地克制自己,让怒气和不满、委屈和伤心不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这是有害的。

事实上,负面情绪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弥足珍贵,任何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学习怎样把握自己的情绪,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倾听、共情、陪伴,孩子会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脱离负面情绪,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分散孩子对眼前事情的注意力

孩子的个性不一,有的孩子只需要家长的理解就能让情绪得到安抚,而有的孩子却会执拗一些,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孩子。

他们有时候会问出在大人看来像是特意钻牛角尖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我不开心?为什么别人不会难过?为什么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当你向孩子表达了对他情绪的理解后,他还是无法理解自己时,我们可以试着转移孩子对眼前事情的注意力。

孩子的世界是直来直往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忘记刚刚发生的不愉快,也是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

3、建立规矩

当然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有迹可循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学会约束孩子,将孩子的坏情绪控制在萌发阶段,而不是等到孩子讲不通道理情绪爆发后再来解决。

规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建立了规矩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另外提醒一下:制定规则的界限,父母需要既温柔又坚定。

每个情绪没有长大的孩子,通常都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没有得到情绪的接纳。

我们只有学会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埋单,孩子才会在我们身上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