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有喜怒哀乐时,总希望有人一起分享。同样,孩子也需要别人知道和理解他们的各种情感、情绪,而他们最渴望的分享对象是父母。

当父母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时,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对自己的尊重与关注。这样,孩子不仅满足了与他人分享的心理需求,也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会珍惜自己的爱,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对于家长来说,因为他们和孩子分享一切,他们对孩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从而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因此,父母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敏感,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但有利于家庭的和陸,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所以,父母无论多忙,都应抽空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一起笑、一起悲,成为孩子的知己。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无论孩子诉说自己的苦恼还是快乐,不管孩子的表达方式、表达能力如何,父母都要耐住性子倾听,不要因为自己忙、孩子说的事情微不足道或其他原因而打断孩子。

桐桐有个同学叫小金,他的爸爸因为与别人打架而蹲过监狭。同学们都知道这件事,有的同学偶尔会当着小金的面说他爸爸的坏话,为此小金很难受。

有一次,又有一个同学说到他的爸爸打架进监获的事,小全忍不住与那个同学狠狠地打了一架,结果被那同学打得浑身是伤。

小金爸爸因为自己打架进了监狭,现在又看到ル子与人打架,心里非常生气。他不容儿子分说,就狠狠地责骂了他一通。

小金等爸爸骂够了,才小心地对爸爸说:“爸爸,那个同学说你的坏话,我オ跟他打架的。”小金的爸爸听了,非常惭愧。他想到自己给儿子带来了屈辱,儿子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人打架,却又遭到自己的责骂,感到自己太对不起儿子了。

爸爸向小金道了,帮他处理好身上的伤口,同时告诉他: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小金接受了爸爸的劝导。

当孩子在外受到了伤害,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父母都要先听听孩子的讲述,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心声,而不能像小金的爸爸那样,先入为主,凭主观武断地下结论。

用心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

孩子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父母一定要珍惜机会,用心体验,与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而不是随口应付或无情地给予拒绝或打击。

凌志是我的一个小读者,他以前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而如今,他却成了个阳光男孩。这是因为凌志的父母看了我关于家教方面的书后,反思并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经常注意与儿子交流,倾听他的心声,分享他的喜怒家乐,使儿子感到很快乐。

现在,波凌志已经上初一了,他和父母之间并没有代沟,只要心里有什么想法和感受,他都愿意讲给父母听,而父母也愿意用心感受他的喜怒痕乐,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

凌志之所以变得阳光、愿意限父母说心里话,是因为他的父母学会了做儿子的知心朋友,能够用心感受和分享儿子的喜怒哀乐。

孩子的喜怒哀乐是他们情感世界的反映,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的一顰一笑,而不仅仅在口头上对孩子的感受表示认同。

及时排解孩子的烦恼

孩子有烦恼,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排解,以免孩子的烦恼越积越多,对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

天,桐桐放学回家后对我说,地心里有点烦。经过耐心地询问,我了解到,原来是桐桐在班级的讲故事比赛中输给了另一个同学,而这个同学以前讲故事不如桐桐,所以这次“失败”让桐桐心里很难过。

听了桐桐的讲述,我微笑着说:“女儿,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爸爸认为你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你想,那个同学的成绩赶到了你前面,这会激励你更加努力,要不然,你没有对手了,自己的水平就很难提高,你说是不是?”

桐桐起初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又耐心地给她解释了一遍,桐桐这才放松地笑了:“谢谢爸爸,我现在心里好受多了。

我给了桐桐一个拥抱。

孩子遇到了烦心的事情,因为经验不足或看问题不全面等原因,心情一时调整不过来,父母此时要及时分担孩子的痛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效地排解孩子的心理困扰,让孩子从阴影中走出来,恢复快乐与活力。

珍惜孩子爱的表达

孩子通过语言或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对于孩子爱的表达,父母要重视、要珍惜,而要避兔轻视、嘲笑或忽视。

我表哥家的孩子、9岁的晓亮有一段时间很节俭,妈妈给他的零花钱他能省就省,平常最爱吃的零食也不买了,这令晓亮的父母感到很奇怪。

几天后,是晓亮妈妈的生日。这天一大早,晓亮拿出了一双厚厚的手套,亲自给妈妈戴在了手上,然后看着妈妈真诚地说:“妈妈,礼你生日快乐。这是我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你买的生日礼物。我看见你的手冻坏了,心里很难过,就下决心给你买一双手套,现在我终于做到了。”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动地流出了眼泪。她哽咽地对儿子说:“谢谢你,儿子!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孩子的情感表达可能是笨拙、幼稚的,但父母要用心体验孩子对自己的爱,并懂得珍惜。

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支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情和爱,会获得更多的力量和自信,并建立起融治的亲子关系,因而父母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