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信公二十三年所载:“冬,王使来告难,曰:‘不袭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敢告叔父。其实我们从这段话已经可以看出,王子带凭借其母的宠爱就可带兵入成周赶走襄王,可见此时“礼”制的破坏,和周王对朝政时局的无力把控。
周天子对礼的破坏
西周灭亡以后,因镐京受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原因,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而此事依靠得主要就是晋国和郑国的力量,现在郑伯去朝见桓王,周桓王贵为天子,却对自己的属臣不加礼遇,这难道不是不尊“礼”而自损威严吗?而天子如此糜烂,兵强马壮的诸侯国,又有谁再愿受约束呢?
诸侯们对礼制的破坏
又如楚晋争霸之时,晋文公为了给自己出兵找到理由,他的借口是为维护周王室的威严,但要之道春秋无义战,其实不关攻打谁,都是对周王室威严做出的挑战,而楚国也没有想去维护自己的威严,只是为了灭了姬姓诸侯扩大自己的地盘才是正理,周室已经名存实亡。
意义及影响
行文至此,想必意义已然明了,春秋时期的礼乐崩塌实际上是对道德体系的破坏以及国家秩序的重建,这种情节有点类似于日本幕府时期的“下克上”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日本也可以说是“礼崩乐坏”,只不过我们要早经历于日本一千多年。随着“分封制”的逐渐解体,和诸侯们对礼制的冲突,周天子的地位瓦解也是必然的趋势。
诸侯间的争霸不仅带来了战争也带来了思想的繁盛,从继承礼乐的儒家文化,还有对周礼深深怀疑的道、法等家,都使周礼的命运面临着深深的威胁。而偏执于礼乐的儒家文化看似拥有上古道德时期的精神洁癖,但也造就了千百年来孔子伦理道德的巅峰。
我们今天从《左传》去看礼崩乐坏下的周天子地位,其实也是在看动荡战乱的人与神之间的心灵契合;因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如此竭诚的将一种乐舞,将其渗透道政治和精神领域里,或许以后,在千百年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能够将封尘几千年的情感,再度厚积薄发。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