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殊不知經常在輔導作業時對孩子吼罵,不僅容易引起其對學習的牴觸和恐懼,還會對記憶力、注意力造成影響。各位父母,你吼過孩子嗎。

在某些特定時刻,不同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如出一轍——吼。從心理學上來講,吼叫本身就是語言暴力的一種,會對人造成精神傷害。所以要問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吼他就可以了。

被吼大的孩子,通常有3種伴隨一生的性格缺陷:遇事習慣逃避,情緒不穩定,喜歡討好別人。而這些性格一旦形成,孩子長大後在職場上或者生活中都不喫香。

即便是想要訓斥孩子,也請避開以下4種場合:

喫飯時,不要吼孩子

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從兩千年前由孔子流傳下來的古訓,但對現代生活也具備着非常高的指導意義。

孩子上學以後,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在晚飯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如果經常在喫飯的時候訓孩子而導致他對飯菜提不起興趣,腸胃健康勢必會受到影響,也容易影響到稍後孩子做功課時的心態。

輔導作業時,不要吼孩子

父母大多數的暴吼,主要都集中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這段時間,有些人還會忍不住動手。殊不知經常在輔導作業時對孩子吼罵,不僅容易引起其對學習的牴觸和恐懼,還會對記憶力、注意力造成影響。

而且逼着孩子學習,未來出現反彈的可能也越大,在對學習壓力的處理上也更容易失控。面對失利不能及時調整好心態,會嚴重打擊到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孩子正在思考時,不要吼孩子

我們成年人也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正想做什麼事的時候忽然被一個人打斷,或者是正要說什麼話的時候被另一個人插話,最後導致自己想做什麼、想說什麼全然想不起來了。

在孩子正在思考的時候大吼,無疑會分散他的注意力,打斷他的思維。當他試圖重拾記憶卻什麼都想不起來,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和煩躁情緒。稍微多給孩子一點點時間,或許就能得到一個好的答案。

有其他人在時,不要吼孩子

作家鄭淵潔曾經提到過,如果家長想要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就去摧毀他的自尊,將他貶低到卑微的程度。

“看人家XX,從不讓父母操心”,經常在別人面前說這種話,是最具有打擊力和摧毀性的。本來想拿別人家的孩子刺激自己家孩子變得更好,卻容易讓孩子誤以爲自己是拖累,認爲自己一無是處。

各位父母,你吼過孩子嗎?是在什麼場合?你認爲吼孩子管用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