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在社交媒體上,“Eurointelligence”智庫主管、《金融時報》(FT)專欄作者沃爾夫岡·蒙紹(Wolfgang Münchau)不但借“中國援助意大利”炒作所謂的“中美新冷戰”,更是提出“意大利未來會與中國結盟”的無端猜想,擔憂歐盟將因此“喪失凝聚力”。“相比意大利以及其他(歐盟)國家向中國開放可能(對歐盟)造成的損害,英國脫歐造成的損害簡直微不足道,”蒙紹在文末寫道,“歐盟面臨的風險不是立即解體,而是逐步喪失凝聚力。

原標題:意大利“親華疑歐”,英智庫主管:歐盟將喪失凝聚力

[編譯/觀察者網 霍思銘]意大利疫情暴發之初就向歐盟請求援助,但並未有歐盟國家給予回應,反而是中國首先伸出援手。然而,中意的抗疫合作卻引起了英國一家智庫的“擔憂”。

5月18日在社交媒體上,“Eurointelligence”智庫主管、《金融時報》(FT)專欄作者沃爾夫岡·蒙紹(Wolfgang Münchau)不但借“中國援助意大利”炒作所謂的“中美新冷戰”,更是提出“意大利未來會與中國結盟”的無端猜想,擔憂歐盟將因此“喪失凝聚力”。

事實上,我外交部曾多次聲明,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踐行“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理念。由於我國一貫奉行“不結盟”的立場,蒙紹所謂的“意大利與中國結盟”從理論上就站不住腳。

到了24日,蒙紹再次在其擔任編輯的《金融時報》上發表評論文章,開篇就聲稱:“我懷疑,(對歐盟)最終的考驗將是歐盟在中國問題上形成共同立場的能力。。。中國正在成爲歐盟最具影響力的外部力量。”

文中首先提到,法德兩國提出5000億歐元的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基金”中包含一項具體要求,要求“制定產業政策,以保護歐洲各國的戰略(經濟)部門不會被第三國投資。”蒙紹妄稱,這樣的政策將給意大利帶來問題,因爲意大利“可能是中國未來對歐投資的主要受益者”。

文章稱,去年3月,意大利正式參加“一帶一路”,成爲唯一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歐盟大國。自2000年以來,意大利也是現有歐盟國家中吸引中國投資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德國和已經脫歐的英國。

此外文中提到,今年4月意大利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2%的民衆認爲中國是與意大利最友好的國家,其次是俄羅斯。而德國則被認爲是對意最不友好的國家,其次是法國。另一項民調顯示,44%的意大利人支持留在歐盟,42%希望脫歐,兩年前這一比例還是65%比26%。

蒙紹分析稱,或許是由於在新冠病毒危機的早期階段,歐盟與意大利缺乏團結而導致潛在的“疑歐主義”公開化,“但無論如何,這些數字都非常令人擔憂,20年的歐元區成員國身份(反而)讓意大利人覺得中國是它們最重要的戰略伙伴。”“在很多層面上這都很荒謬,但這對歐盟也是個令人震驚的失敗,居然讓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

歐盟寄望於“復甦基金”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意大利陷入全面“疑歐主義”的問題,但蒙紹稱,粗略計算一下這些資金對意大利財政的淨效應就會發現,在最好的情況下,淨效應將不會超過意大利GDP的1.5%。蒙紹認爲這很難改變意大利的立場。

蒙紹還提到,在德國,中國的聲譽也在不斷提高。近期,德國凱度公共事務研究公司對1000名德國人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受訪對象中,希望與中國有更緊密關係的人佔36%,去年這一數字爲24%,而贊同與美國保持緊密關係的則滑落至37%,而去年這一數字高達50%。

“相比意大利以及其他(歐盟)國家向中國開放可能(對歐盟)造成的損害,英國脫歐造成的損害簡直微不足道,”蒙紹在文末寫道,“歐盟面臨的風險不是立即解體,而是逐步喪失凝聚力。”

3月24日,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在接受國家廣播電視臺採訪時談及中國援助,他指出當初嘲笑意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人們,現在應該承認,對於這份友誼的投入讓意大利有能力治病救人。意大利前外長弗朗哥·弗拉蒂尼同日更是直言稱,是因爲歐盟拋棄了意大利,他們纔會轉向中俄。

至於類似蒙紹炒作的所謂“中美新冷戰”論調,我駐英大使劉曉明本月5日在英中貿易協會網上座談會上指出,奉勸一些仍抱有“冷戰思維”的政客:中國不是前蘇聯。冷戰的時代早已結束,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前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22日也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稱:“鑑於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繫,新冷戰鬥士們是無法遏制中國的,其它國家也不會加入我們(美國)的陣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