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五月,有着鬱鬱蔥蔥的濃綠,帶來了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有着濃郁的花香四溢,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希望。這個熱情似火的五月,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一病區的家屬接待室也在上演着一幅熱情有愛的溫暖畫面:已經康復出院的患兒樂樂(化名)的家人趁着帶孩子來院複查,專門來到新生兒一病區送上了一面錦旗,感謝醫護人員在22天的時間裏爲了樂樂的救治付出的不懈努力。

呼吸困難,寶寶患有新生兒肺炎

這麼有愛的一幕要從今年4月初說起。樂樂是一位胎齡38+7周、體重3160g的足月新生兒,出生時媽媽“胎膜早破”,持續約1分鐘的宮內窘迫,出生後因呻吟樣呼吸而入住新生兒一科。

樂樂剛入院時,呼吸困難特別明顯,無法維持正常的氧合水平,主管醫生王文秀立即決定給予其無創輔助通氣(nCPAP氧療),雖然樂樂仍有呼吸急促的表現,但基本可以維持正常的氧合水平。

入院後,醫生給樂樂完善了相關檢查,心肌酶值異常增高,初步考慮缺氧導致的心肌損傷。同時,給予樂樂營養心肌的藥物治療;胸片結果顯示樂樂患有新生兒肺炎,醫生高度重視立即給予了抗感染治療。因爲病情危重,樂樂的爸爸很擔心樂樂目前的病情以及愈後情況,主管醫生及護士詳細向家屬解釋了病情變化及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詳細講解了相關的疾病知識,並耐心地安慰家屬,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屬很是感激。

新生兒科主任徐發林及新生兒一科副主任董慧芳非常重視樂樂的治療,查房時總是詳細地分析病情變化,結合病史、入院體徵及輔助檢查結果,併爲樂樂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密切監測樂樂的呼吸情況、經皮血氧飽和度的波動及血氣分析的情況。

禍不單行,化膿性腦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接踵而至

細心的主管護士建盈盈發現,樂樂哭聲比其他寶寶要尖銳一些,而且易激惹、不易安撫。爲了進一步明確診斷,徵得樂樂的爸爸媽媽同意後,給樂樂進行腰椎穿刺,腦脊液結果回示,腦脊液細胞數90×106/L,遠遠高於正常值。醫生立即爲樂樂複查了感染指標,結果顯示明顯升高,結合腦脊液的結果,明確樂樂爲化膿性腦膜炎的診斷,進一步加強了抗感染治療。

樂樂生後三天的時候,全身皮膚輕度黃染,經皮測膽紅素值偏高,診斷樂樂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給予藍光治療及補充核黃素治療。正在這時,樂樂開始腹脹了,腸鳴音也較弱,因爲樂樂胎兒時期的彩超提示有腸管積液,樂樂不能排除有消化道畸形的情況,因而醫生不得不對她進行禁食、胃腸減壓的治療。

妙手施治,一個個好消息紛至沓來

樂樂的病情變化牽動着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心,新生兒一科護士長姜方每天都會到牀旁查看樂樂的病情,囑咐責任護士一定要盡心、細心的治療與護理,大家都很擔心樂樂的病情會進一步發展。

就在這時,樂樂的病情又出現了新變化,心率突然下降到90-105次/分,心臟聽診心音低鈍。情況緊急,醫生立即給予對症治療。三天後,樂樂的心律波動在正常範圍了,心音也變得有力了。而此時樂樂的肚子也不脹了,終於可以喫奶了。複查的感染指標也有了明顯的降低,再次驗證了治療方案的及時、有效。

在nCPAP氧療5天的維持下,樂樂的呼吸情況明顯好轉,醫生經過評估後,改成鼻導管吸氧,這個氧療方式的轉變標誌着樂樂離康復指標又進了一步。而且樂樂的精神狀態、喫奶情況及反應都比前兩天要好,這時候大家終於可以稍鬆一口氣了。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紛至沓來,樂樂媽媽終於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第一次腰穿7天后,主管醫生給樂樂複查了腦脊液,腦脊液細胞數降至24×106/L,同時血常規及心肌酶等指標也降至正常,醫生繼續給予抗感染治療。一週後,第二次腦脊液複查,腦脊液細胞數降至6×106/L,已降至正常值;感染指標也降至正常,樂樂達到康復出院的標準啦!

主管醫生王文秀開心得給樂樂的爸爸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們可以來接樂樂回家了。終於在樂樂入院的第22天,樂樂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接樂樂回家了,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新生兒一科的醫護人員也開心地笑了。

精心呵護,只爲新生命健康平安

本以爲我們和樂樂的故事就結束了,畢竟樂樂也只是醫護人員治療、護理的千千萬萬個新生兒其中的一員。沒想到的是,微風和煦的這一天,樂樂的爸爸媽媽帶着樂樂來複查,然後就有了文章開頭所說的有愛的畫面了,樂樂的爸爸媽媽專門帶着樂樂和錦旗來到了新生兒一科,感謝所有照顧樂樂的醫護人員,因而接待室充滿了歡聲笑語。

身爲鄭大三附院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雖然工作很辛苦,日復一日很枯燥。但是每當看到新生兒寶寶出院時家長滿意的笑容,所有的辛苦和疲憊全都煙消雲散。我們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守護新生兒寶寶的健康與安全。我們願用我們的汗水與愛心編織寶寶的健康與微笑,守護新生兒,情暖千萬家。

文圖:新一 尹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