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容易成長爲身心健康的人才。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呢?

切記,不要迷信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教育法,要知道適合的纔是最好的。

就像“文無第一”那樣,家庭教育同樣無法量化,也就談不上什麼是最好了,不過,優秀的家庭教育的確有很多共同點。

其一,和睦良好的家庭氛圍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很難察覺的,而家庭氛圍對於孩子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

現實中,那些家長動輒生氣吵架或者經常充滿嘈雜聲的家庭,孩子的成績多少都會受到影響。而且,長期受到負面情緒影響,孩子也會變得敏感脆弱甚至對外界充滿仇視,進而影響到身心健康。

與之相反的是,一個家人和睦充滿氛圍良好的家庭,多半會培養出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因爲孩子們看到的是父母相敬如賓、孝敬老人,看到的是如何禮貌地待人接物、善待他人。孩子的心田被種下善良柔軟的種子,今後自會開出美麗自信的花朵。

此外,良好的家庭氛圍,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而且對於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助力的。畢竟,安靜溫和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讀書學習、深入思考。

其二,寬嚴相濟的教育方式

關於教育尺度這件事,也是衆說紛紜,沒有定論。

有人認爲家長就該有家長的威嚴,應該對孩子嚴格一點,因爲自己就是被父母嚴格管教着長大的,所以成爲父母的自己也選擇了這樣對待孩子。

有人則認同鼓勵教育,認爲孩子就是該鼓勵。而且這種鼓勵是不分原因,不分地點的,他們相信只有鼓勵才能呵護孩子的人生、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

其實,優秀的家庭教育並不會厚此薄彼,而是“因人制宜”,採取寬嚴相濟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

對於本身性格內向、內心敏感、膽小謹慎的孩子,鼓勵會多於批評。

對於本身性格外向、粗枝大葉、膽大莽撞的孩子,批評會多於鼓勵。

對於那些無關緊要,既不會妨礙到別人,也不會帶來危險的小事情,家長往往會採取寬容的態度,給予孩子一定的試錯空間,讓孩子通過自己的經歷來認識錯誤。

對於那些原則性的問題,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一定會嚴厲教育,這不僅是在幫孩子糾正,而且也是在給孩子灌輸什麼是“規則意識”。

簡而言之,優秀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足夠的試錯機會,也要讓孩子知道哪些錯誤是絕對不能再犯的。該鼓勵的時候不吝讚美,該批評的時候也不會心軟。

其三,注重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

“現在的孩子就像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一點挫折。”

有因爲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批評,一時想不開跳樓的,還有因爲父母要二胎而尋死覓活的,甚至只是因爲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小事,都會讓經不起挫折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

令家長想不通的是,明明自己已經對孩子很好了,可爲什麼孩子總會覺得“還不夠好”甚至是“委屈”呢?

不得不說,雖然事出有因,但這些孩子大都缺乏挫折教育,最起碼從小就沒怎麼經歷過挫折,也不懂得如何面對挫折。

在擁有優秀家庭教育理念的家庭裏,從小就會讓孩子適當地面臨挫折,在很多情況下,只要孩子自己能克服的問題,家長都不會插手。這樣長大的孩子,纔會有健康的心態,即使今後面臨挫折也不會輕易走極端。

而看似和挫折教育並不相關的,還有感恩教育。讓孩子知恩感恩,纔會變得不那麼自私,在考慮問題時纔不會過於專注在自己身上,也就不那麼容易鑽牛角尖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寬廣的胸懷和更堅韌的承受力。

而關於感恩教育,父母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榜樣。

其四,平等交流,呵護內心

其實,大部分家長都很難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交流,而最常用的理由往往就是“我爲你好”。

家長想讓孩子練鋼琴,認爲那樣可以陶冶情操,卻忽視了孩子更喜歡踢足球,而踢足球同樣可以鍛鍊身體。

家長想讓孩子學理科,認爲那樣今後找工作更容易,卻忽視了孩子更愛和文字打交道,而他私下裏已經寫了一本風格獨特的小說。

家長總認爲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最終卻只會和孩子拉開距離。

那些深諳教育之道的家長,真的會和孩子平等交流,而且他們在引導孩子行爲的同時,更注重呵護孩子的內心。

因爲平等交流的基礎就是敞開心扉,打開心門。

如果家長能夠真正做到和孩子平等交流,其實已經讓很多難題迎刃而解了。

通過平等交流,家長可以掌握孩子的真實想法,也能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潛在問題。

通過平等交流,家長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真正起到引導的作用。

而呵護孩子的內心,也是在呵護孩子的理想,一個有理想的孩子必定是前途無量的。

此外,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總而言之,優秀的家庭教育只是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在此基礎上,孩子自然也能朝着“成才”的目標闊步前行。

PS: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