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完美的。孩子自信了,纔會更加優秀。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因爲充滿自信的孩子,積極上進,樂觀開朗,無論身處何處總能閃閃發光,註定能夠走出更遠的路,見更多的風景。

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說,孩子的自信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不自信呢?

1、追求完美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完美的;而在家長眼中,孩子都是有缺點的。十全十美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他/她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卻不滿意自家的娃兒;總是盯着孩子的錯誤,卻很少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總是讓孩子以超越別人爲目標,卻沒看到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的進步。

有些父母追求完美,力求孩子非凡,甚至把自己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延續到孩子身上,期待完美,反而使孩子倍感焦慮。老是挑孩子的毛病,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行,慢慢地就會變得自卑、不自信。

2、包辦過多

太多的中國家長,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希望孩子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極少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樣被規劃好的人生,看起來是捷徑,卻成爲孩子最大的絆腳石。

那些自以爲是的控制慾,只可能讓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得不到尊重的親子關係,到最後都只能崩盤。

父母的過度關愛,對於孩子來說,或許只是沉沉的擔子,一面不得不受着,一面又想卸下,在掙扎和妥協中,找不到出路。時間一長,自信心也就喪失了。

3、恐嚇孩子

爸爸媽媽經常打罵孩子,再加上一些貶低性的語言,比如:“你就是不如xx家孩子……”之類的話,這麼說起不到任何效果,只能讓孩子認爲自己不如別人,使孩子自暴自棄併產生自卑感。本

來孩子能做好的事情,卻故意不去做甚至去破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做事畏手畏腳,膽小怕事,自卑感特別強烈。

家長教育孩子真正的目標並不是爲了讓孩子害怕,而是想孩子意識到行爲的錯誤,走向正確的道路,而用言語“恐嚇”的方式是萬萬不可行的。

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最好的方式是正面引導、直面交流和坦誠相待。細心觀察孩子害怕什麼,設法從心理上消除他們的恐懼感,克服緊張情緒,再去引導會更好。

讓孩子擁有獨立自信的性格是每個父母的願望。那麼父母就應該用愛的魔法去幫助孩子。給予孩子愛,給予孩子支持、尊重、幫助,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愛的陪伴,勇往直前。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自信了,纔會更加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