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上面被印度承認的四大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四大種姓排除在外的“第五種姓”,這個種姓制度基本毫無社會地位可言,這個種姓叫做達利亞,或者也可以被稱之爲賤民。他們也是印度人口最多的種姓,他們從事的工作也被認爲是低賤的工作,比如傭人等,社會地位極爲低下。

    種姓制度是在印度等地區存在的一種社會制度,在印度存在了很長時間。它是從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開始,就出現的一種社會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在法律層面上被廢除了,但是事實上,種姓制度依然流傳於印度的社會之中。

    印度的種姓制度中,有四大種姓,不同的種姓享有的義務和權利,擁有着非常大的差別。

    印度的最高種姓是婆羅門。婆羅門主要是由僧侶貴族組成,它源於印度的宗教,婆羅門人主要從事的職業就是祭司和學者。

    婆羅門擁有很多特權,他們不用交稅,不用承擔死刑和肉刑,而且還享受其他種姓對他們貢獻的禮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土地。除此之外,婆羅門的職業也是整個社會地位最高的職業,一些人擔任祭司,還有人擔任宮廷的文士、科學家、教師以及公務員等,這些職業在整個社會中都擁有着極高的地方爲。

    第二等級的種姓叫做剎帝利。剎帝利是世俗的統治者,掌握着除了神權之外的其它所有權利。剎帝利包括了國王和其餘貴族,是印度的政治、軍事的控制者,他們的權力也非常大。

    第三個等級爲吠舍。吠舍只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並沒有特殊的權力,就相當於普通的民衆,而且還要供養前兩個等級的人,通常從事商業活動。

    第四個等級是首陀羅。首陀羅並不是雅利安人,而是印度當地的土著居民。他們也是印度人口最多的種姓,他們從事的工作也被認爲是低賤的工作,比如傭人等,社會地位極爲低下。

第五種姓

    除了上面被印度承認的四大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四大種姓排除在外的“第五種姓”,這個種姓制度基本毫無社會地位可言,這個種姓叫做達利亞,或者也可以被稱之爲賤民。

    印度的賤民是由罪犯、戰俘或者是一些跨種族的結合者以及他們的後代組成,這些人就是印度社會的最底層,不僅沒有任何權力,而且對他們還有非常多約束。他們不能享受教育的權利,甚至連鞋都不能穿,從事的也是被認爲最低賤的職業,比如打掃廁所或者幫人處理身後事等。

    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名稱:不可接觸者,就是說四大種姓的人不能和賤民接觸。賤民留下的腳印要清理,甚至就連影子都不能碰。碰到其它種姓的影子,都被認爲是一種玷污的行爲。如果冒犯到四大種姓的人,甚至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如今,雖然種姓制度已經在印度廢除,但是在真正的社會中,這種制度仍然被保留了下來。只不過今天的低種姓人稍微有了自己的一些地位,有機會上大學,接受教育,從而改變命運,然而,這些人依舊是少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