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了更好地統治,雅利安人用種姓制度嚴格規劃了社會等級,雅利安人的祭司成爲了第一等級婆羅門,雅利安人的武士和貴族成爲了第二等級剎帝利,普通的雅利安人平民則成爲了第三等級吠舍,第四等級便是長着褐色皮膚的本土人種,被稱作是首陀羅。由於印度盛行種新制度,幾千年來高貴種姓不會與低賤種姓通婚,因此印度的婆羅門基本都是白種人,大約佔總人口的5%左右,由於佔據了社會的大量資源,是印度的精英階層,這些人基本都是白人的後裔,只是長時間在日光暴曬下,膚色較暗,但是白人無疑。

印度會出現白人,原因在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入侵。在很久以前,北方的烏拉爾山脈附近,生活着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在這苦寒之地繁衍生息,由於天寒地凍,他們的鼻樑越來越高,加上不需要吸收多少紫外線,他們變得金髮碧眼,皮膚皙白,他們就是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位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後來遷移到了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這些人被稱爲雅利安-旁遮普人。他們往南驅逐古達羅毗荼人(印度原始居民),創造了吠陀文化和種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語言帶到了印度。最終古雅利安人和古達羅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體徵獨特的印度人。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逐漸由遊牧轉向農耕,並且受到了印度本土文明的影響。爲了更好地統治,雅利安人用種姓制度嚴格規劃了社會等級,雅利安人的祭司成爲了第一等級婆羅門,雅利安人的武士和貴族成爲了第二等級剎帝利,普通的雅利安人平民則成爲了第三等級吠舍,第四等級便是長着褐色皮膚的本土人種,被稱作是首陀羅。雅利安人通過這種等級,從思想上直接控制了本土的褐色人種。


由於印度盛行種新制度,幾千年來高貴種姓不會與低賤種姓通婚,因此印度的婆羅門基本都是白種人,大約佔總人口的5%左右,由於佔據了社會的大量資源,是印度的精英階層,這些人基本都是白人的後裔,只是長時間在日光暴曬下,膚色較暗,但是白人無疑。


最後,要說明一點。印度獨立以後,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法律上規定在政府機構必須給低種姓的人保留一定的名額。不過佔有的比例依舊很少,估計在20-30%左右。由於種姓制度達幾千年,法律雖然規定,但是在印度社會依舊存在的。比如,某個企業招聘,一個高種姓的人和一個低種姓的人應聘,低種姓的絕對應聘不上。所以說,印度這種種姓制度估計會長期存在下去,且永遠無法消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