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街頭的法國婦女不算漂亮,但大多穿着得體,稱得上鶯鶯嬌軟!
巴黎街頭的法國婦女不算漂亮,但大多穿着得體,風姿秀逸,稱得上是燕燕輕盈,鶯鶯嬌軟。不過,法國大革命期間,婦女也有“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一面。1789年,飢寒交迫的巴黎婦女集體跑到凡爾賽宮,裹挾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回到巴黎,強迫國王在巴黎人民的監督。
巴士底獄遺址是法國大革命的紀念碑。紀念碑很平常,很舊。紀念碑下堆放有圈亂石,據說是當初巴士底獄的石頭。巴士底獄原是城牆的一處城門,1370年按法國國王查爾斯王五世的旨意修建,爲的是防範英國人的入侵,以後這裏被修爲堡壘。
不過,1789年7月14日,市民們前來攻打巴士底獄的時候,裏面只關了7人。而且市民們原先並不是要來解放欽犯的,而是要尋找彈藥,只是巴士底獄的頭目過於傲慢,羣衆才憤而攻打。歷史上的革命幾乎都是必然的,但革命的導火索又經常是偶然市民們攻打巴士底獄後,路易十六從睡夢中被叫醒(他打了一天的獵,鞍馬勞頓)。路易十六昏昏沉沉地問身邊的人:“是暴亂嗎?左右答道:“不,陛下,是革命。”
以上對話有可能是史學家杜撰的,其目的是謳歌革命,鞭撻暴君。路易十六聽上去像個暴君,但其實是個李煜似的亡國之君,整天醉心於打和修鍾。根據革命政府的命令,巴士底獄很快被夷爲平地,剩下一堆堆亂石。但7月14日,攻打巴士底獄的這天,被定爲法國的國慶日。
《義勇軍進行曲》應該是世界上最雄壯、最悲壯的國歌。法國也有兩首歌,一聽就會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上街遊行。一首是《國際歌》,另一首是法國國歌《馬賽曲》。《馬賽曲》也孕育於法國與外族的戰爭。
1872年4月20日,法國向奧地利宣戰4天之後,一位工兵上尉一揮而就,爲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寫成此歌,而《義勇軍進行曲》的收尾也是“前進!前進!前進!進!”《馬賽曲》最精彩的一句是“前進,前進!”兩首國歌都唱到“血”,但意境略有不同。《義勇軍進行曲》是要“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馬賽曲》則是“誓叫敵人骯髒的血,澆灌我們的田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法兩國是同盟國。兩國抵抗外族侵略都是英勇無比,而兩國又都出過鉅奸。法國出了個貝當,組成了附敵的維希政府,中國則冒出來一個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了僞國民政府。貝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法國英雄,汪精衛也曾是視死如歸的反清義士,歷史總是這樣捉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