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僧師徒取經,是要論功行賞的,沙僧的功勞太小了,給他一個金身羅漢菩薩的位置,已經算是很高了,想要官復原職,回到玉帝身邊當捲簾大將,那是不可能的了。更關鍵的是,當初觀音菩薩答應他一件事,只要完成了取經行動,沙僧就能官復原職。

在《西遊記》中,沙僧被如來佛祖封爲“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好歹也是一個菩薩。而豬八戒呢?是淨壇使者菩薩。也是菩薩。他倆的級別應該是一樣的。

而唐僧和孫悟空就不一樣了,他倆都成佛了。對於他倆成佛,很多人都表示能理解。唐僧前世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好歹是有背景的,加上又是師傅,是取經團隊的領隊,所以綜合起來,唐僧能成佛,是理所當然的。

而孫悟空成佛呢?取經路上,他的功勞最大,降妖伏魔,鞍前馬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待工作也非常認真,所以他能成佛,也是理所當然了。其實這裏有個小插曲,要是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中,孫悟空不去爭取的話,或許是沒有佛位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真假美猴王中,所謂的假美猴王六耳獼猴,其實是孫悟空變化出來的,是孫悟空的二心,是孫悟空心靈兇惡的一面,孫悟空取經路上受到那麼多的苦,還老被唐僧的緊箍咒嚇唬,所以心裏早就不爽了。

通過六耳獼猴的攪局,就是告訴如來佛祖。如果還這樣的話,孫悟空就打算不幹了。還好如來佛祖讀懂了孫悟空的二心,於是提前答應他事成之後肯定成成佛。於是孫悟空纔開始認真完成後面的“旅程”。

而豬八戒和沙僧就沒有這樣做。也許你會說,那是因爲他倆笨唄,並不是,其實他倆比孫悟空都聰明。尤其是沙僧,更是城府很深。沙僧當初是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對天庭的行事風格,非常清楚。

他早就知道,唐僧取經路上,五方揭諦,六丁六甲,還有悟空和八戒的戰鬥力,肯定不會讓唐僧掛掉的,所以他就“充數”“磨洋工”而已。更關鍵的是,當初觀音菩薩答應他一件事,只要完成了取經行動,沙僧就能官復原職。

這讓沙僧心裏有底了,所以取經路上,他只要不惹事,陪唐僧走到西天就可以了。可惜的是,任務是完成了,但觀音菩薩並沒有兌現她的承諾,讓沙僧官復原職。

原因很簡單。唐僧師徒取經,是要論功行賞的,沙僧的功勞太小了,給他一個金身羅漢菩薩的位置,已經算是很高了,想要官復原職,回到玉帝身邊當捲簾大將,那是不可能的了。

沙僧從自負自傲到出工不出力,自以爲精明的狠,實際上上級領導都看在眼裏。用得着你的時候你不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等論功行賞時,不好意思,你也只能按勞所得。想成佛?哪有那麼容易的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