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然不排除真正售價以33.98萬、33.58萬此類價格面對消費市場,但如果計算進終端降幅,參考途昂當下低配26萬左右的價格,才能夠真正的獲得與對手針鋒相對的機會,福特在中國正需要品牌向上動力,探險者的確是一款有力輔助車型,但高價會毀了一切。途昂、昂科旗這類產品,走的就是典型的“通過尺寸、空間以及7座標籤”,拉動高售價的路線,很明顯這些車型各方面實力都明顯過剩,對於用戶需求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如此一臺產品,單單從家用屬性來說,一臺RAV4、一臺途觀L能夠達到與這些車型相同的用車需求。

中大型SUV的瓶頸仍然難以打破,導致企業碰壁的關鍵原因,在於中大型SUV普遍存在性能過剩的原因,再加上價格鑲嵌入豪華品牌售價區間,讓選擇多樣化了企業,秉承性能過於浪費即喪失核心吸引力的原則,定價超30萬的中大型SUV發展曲線都不會太好。

這不是探險者遇到的問題,更是昂科旗、途昂乃至凱迪拉克XT6遇到的問題,過分的釋放產品價值從而導致的品牌脫節,無法從根本層面吸引消費者,從消費選擇觀念評定,產品想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騰飛,必須要保證品牌與產品雙層面的穩定發展。

定位於35萬級的探險者,同樣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定位於中大型SUV導致的性能嚴重過剩,如何才能夠真正吸引潛在用戶羣體的眼球。

不少企業容易走進一個誤區,產品表現力一定是越強越好,通過堆砌尺寸、配置、動力以及空間優勢,就能夠爲高售價提供向上走的臺階,這種誤區讓不少產品提前停擺,失去消費信任。

這個觀點不難理解,對於普通家用消費者來說,8秒加速成績已經足足夠用,對於更多消費羣體來說,很難去加價選擇動力更強的產品版本,一來動力儲備已經足夠,額外的性能只會增加購買負擔,普通消費者完全沒有選擇必要。

同樣的方式還可以平移到尺寸以及空間上,對於普通四口之家來說,一臺B級乃至A+級SUV空間屬性已經能夠達到使用標準,並且還能有一定富裕,從正常家用車空間表現分析,皓影空間標準已經進入到浪費狀態。尺寸再大,拼的是準7座“僞剛需”標籤以及豪華標籤。

途昂、昂科旗這類產品,走的就是典型的“通過尺寸、空間以及7座標籤”,拉動高售價的路線,很明顯這些車型各方面實力都明顯過剩,對於用戶需求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如此一臺產品,單單從家用屬性來說,一臺RAV4、一臺途觀L能夠達到與這些車型相同的用車需求。

用尺寸、配置堆砌出來的優勢,不再成爲吸引消費者的核心優勢,進入到30-40萬曾經的消費羣體,更注重品牌影響力,這纔是考量產品是否成功的關鍵。

畢竟同價位車型中,有品牌、性能嚴重拔尖的凱迪拉克XT6、中庸爲王的奧迪Q5L進行錯位梯度瓜分市場。

探險者35-40萬的預售價,單單從產品層面能夠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譬如說其超5米的車身尺寸,超兩米的寬度以及近乎1.8米的車身高度,儼然一副美系巨無霸的影子,且不說2.3T+10AT動力系統帶來的澎湃駕駛感受,單單從空間表現能力來說,已經能夠很好的搏擊競爭對手。

這是一款福特國內佈局的最大尺寸車型,從定位上來說值得肯定,但需要了解的是,想要進入到走量狀態,35-40萬的價格是絕大多數用戶羣體所接受不了的。

銳界是一個標杆車型,其曾經能夠很好的搏擊漢蘭達, 以年銷10萬的出色成績爲福特在中國提供了超強的動能,分析銳界的成功並不難,這是一款合資SUV能夠做到價格上限的一款車型,通過出色的空間、性能表現搭配着用戶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上限服務市場。

探險者從定位上來說更高,也有理由更貴一些,但想要在市場中獲得銷量,不得不說35萬的預售價,那是不多不少正好貴10萬,這臺被譽爲途昂真正對手的探險者,高預售價也算是讓途昂鬆了口氣。

多少價格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看看漢蘭達就知道。

從尺寸上來說漢蘭達要比探險者稍小一些,但價格卻要比探險者便宜將近12萬,梯度之分異常明顯,事實上探險者當下價格已經進入到XT6低配區間,這意味着不具備核心吸引力。

當然不排除真正售價以33.98萬、33.58萬此類價格面對消費市場,但如果計算進終端降幅,參考途昂當下低配26萬左右的價格,才能夠真正的獲得與對手針鋒相對的機會,福特在中國正需要品牌向上動力,探險者的確是一款有力輔助車型,但高價會毀了一切。

只有調整價格,才能夠更好的調整方向,所以對於探險者來說,價格下調才能夠好貨真正意義上走向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