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265年,即趙孝成王即位的第一年,當時秦國趁趙國孤兒寡母之際發兵攻打趙國,趙國決定向齊國求援,但是齊國要求必須讓趙王之弟,也是趙威後最疼愛的小兒子長安君入齊爲質,然後才肯答應出兵。如果以後世的角度來看,若趙威後沒有盛年而逝的話,或許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就不會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終,甚至也有可能不會發生,雖然這些都只是假設,但若深入去了解當時趙威後的執政理念的話,再結合長平之戰爆發前後趙孝成王所犯下的幾次錯誤,就不難發現這一假設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前言:

公元前260年,秦國武安君白起於長平大破趙國軍隊,一夜坑殺趙國降卒45萬,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積累起來的強大的軍事力量也隨之崩塌,從此趙國再也無力與秦國一較高下,秦國一統之勢已成。

面對趙國的慘敗,當時趙國國君趙孝成王內心是非常痛苦和悔恨的,而在痛苦與悔恨之際,他還對自己未來的執政生涯產生了非常深的懷疑甚至是絕望心理。

雖然我們不知道當時趙孝成王的具體年齡是多少,但史書的記載均說他是“年少初立”,而長平之戰又是從趙孝成王執政的第四年起爆發的。因此,長平之戰爆發之時,趙孝成王當是非常年輕的,而從他在整個戰爭前後所作的幾次決策來看,趙孝成王因爲年輕而缺乏戰略遠光和執政經驗的弊端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孝成王劇照

那麼,到了這裏,很多人便不禁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趙孝成王是“年少初立”,那趙惠文王臨終前就沒想過爲他選擇一個合適的輔政大臣嗎?答案定然是有的,且不說藺相如、廉頗、虞卿等一干文武大臣還尚健在,趙惠文王定然不會太過擔心朝中無人可用,而事實上,趙惠文王爲趙孝成王選擇的輔政者並不是這些前朝大臣,而是他的王后,趙孝成王的生母——趙威後。

提起“趙威後”,或許很多人並不熟知這位中國先秦時代的傑出女政治家,趙威後是戰國時期趙國國君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生母,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二位“垂簾聽政”的太后(第一位是秦國宣太后)。

趙威後的名字目前無從考證,而且關於她的事蹟我們也只能從《史記》、《戰國策》以及後人對她所作的一些考證資料中去了解一二,且從現有的記載來看,趙威後的執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以後世的角度來看,若趙威後沒有盛年而逝的話,或許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就不會以趙國的慘敗而告終,甚至也有可能不會發生,雖然這些都只是假設,但若深入去了解當時趙威後的執政理念的話,再結合長平之戰爆發前後趙孝成王所犯下的幾次錯誤,就不難發現這一假設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那麼,下面便結合史書的記載對比,來看趙威後的執政理念與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前後的決策與表現對長平之戰的不同影響。

趙威後劇照

趙威後的執政理念

對於趙威後的執政理念,這裏可以總結爲兩方面,一是“大局觀”,二是“民本思想”,而這兩方面均可從史書記載的兩件事中得到體現,一件是“觸龍說趙太后”,另一件是“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先來看“觸龍說趙太后”這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265年,即趙孝成王即位的第一年,當時秦國趁趙國孤兒寡母之際發兵攻打趙國,趙國決定向齊國求援,但是齊國要求必須讓趙王之弟,也是趙威後最疼愛的小兒子長安君入齊爲質,然後才肯答應出兵。但趙威後一開始是拒絕的,她不忍心讓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去齊國。眼見向齊國求援不成,左師觸龍站了出來,他面見趙威後,向趙威後痛陳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及長安君入齊爲質的利害之處,最終成功的說服了趙威後。就這樣,長安君去了齊國,而趙國得到齊國援軍,也成功逼退了秦軍,從而使得趙王初立的不利局面得到緩解。

以上便是“觸龍說趙太后”一事的大致描述,其箇中對話細節在《戰國策》與《史記》中均有記載,這裏便不再贅述。那麼,從這件事中我們便可以總結出三點:

1,趙威後雖有過度疼愛子女之舉,但也只是單純地出於母性而已,她絕對不是一個感情用事之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她還是能分清主次,懂得取捨的。 2,趙威後是一個善於納諫之人,在觸龍勸說她將長安君送往齊國的時候,趙威後並沒有動怒,而是耐心地聽完觸龍的分析,從中也能看出,趙威後雖一介女流,但卻能做到“從諫如流”,而這也是一個執政者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

觸龍說太后

3,趙國能主動向齊國示好,這也是趙威後主政下的趙國所作出的一個巨大的轉變。從當時整個中原地區的戰略態勢來看,趙國的這一外交轉變是非常正確且富有遠見的,爲何這麼說呢?在此之前,即趙惠文王時期,齊趙兩國的關係並不好,前有趙國參與樂毅伐齊致使齊國幾度滅亡,後有藺相如伐齊兩國纏鬥不休,在秦國採取縱橫捭闔之術和遠交近攻之戰略的時候,趙齊兩國卻遲遲無法在“合力抗秦”上面達成一致意見,甚至偶有互相殘殺之舉,而兩國互相殘殺的結果便是兩國國力的持續消耗,長此以往,將爲秦國東出大開方便之門。因此,當趙孝成王即位後,在韓、魏兩國已無力對抗秦國,而楚國亦與秦國媾和的情況下,面對秦國來襲,輔政的趙威後必然要爲趙國選擇一個堅定且有實力的盟友,而這個盟友只能是齊國。所以,當趙威後聽了觸龍等一干大臣的勸諫後,便當即決定與齊國修好,如此則可看出趙威後此番決策之長遠。

而綜合來看,以上三點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趙威後的“大局觀”。

下面接着來看“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這件事

這件事發生的時間尚不可考,但從齊國使者與趙威後的對答及趙威後的表現來看,當在“觸龍說趙太后”一事之後,即兩國關係有所緩和之後,關於這件事,記錄在《戰國策·齊四》中,原文如下:

“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捨本而問末者耶?

通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明確地瞭解到,齊國使者面見趙威後,趙威後還不等使者說話,便先開口連問使者三個問題,即齊國收成怎麼樣,百姓是否安居樂業,齊王身體是否無恙。當齊國使者聽了趙威後的三連問後,便面露不悅,他的不悅之處就在於,趙威後沒有先問齊王的身體狀況,而是先問了齊國的收成及百姓近況,可見在趙威後的心中,齊國百姓竟然比齊王還要重要,在齊國使者看來,百姓乃是賤民又如何能與高貴的齊王相提並論?而事實上,這種“民輕君貴”的想法在當時纔是主流思想,但趙威後卻不以爲然,她反擊齊國使者說:“沒有收成,百姓何以安生?百姓不能安生,又何來君王一說?”

戰國形勢圖

由此可見,趙威後在治國之道上是將“百姓”放在了“君王”之前,這即是趙威後的“民本思想”。而我們也不難發現,趙威後的“民本思想”與孟子“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思想不謀而合。也許趙威後當時崇尚的就是孟子的治國主張,不過這也無從考證了,但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趙威後主政趙國必是將“民本思想”貫徹始終的,否則她定然不會以此三連問來直擊齊國的使者。

那麼在瞭解了趙威後的“大局觀”和“民本思想”的執政理念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前後的一些表現,通過兩人的對比,或許我們會發現趙威後對趙國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長平之戰前後趙孝成王的表現

前面說過,長平之戰的失敗,趙孝成王難辭其咎,趙國在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國力本已大增,在具備了與秦國一較高下的實力及擁有衆多能臣良將的前提下,趙孝成王還能敗得如此徹底,其能力之低可見一斑,具體來看:

一,輕易接收韓國上黨地區。

韓國上黨地區雖是韓國國土,但也是趙國在南方的屏障,當時秦國力攻韓國,企圖奪取該地,其目的便是想爲日後發兵與趙國決戰做準備。所以,當秦國對佔領韓國上黨地區實施具體行動的時候,趙國不應該坐視不理,而應當謀求與韓國合兵一處,助韓退秦,可是趙國並沒有這麼做。

而當韓國上黨與韓國本土之間的聯繫被切斷的時候,上黨太守馮亭竟擅自率衆歸附趙國,事實上,此舉並非馮亭真心想要歸附趙國,而是不願向秦國投降,而且馮亭此舉也有將戰爭引向趙國的目的。

長平之戰形勢圖

當時在要不要接收上黨的問題上,趙國內部也出現了兩個聲音,以平原君趙勝爲首的贊成直接接收,而以平陽君趙豹爲首的則不贊成接收,趙豹反對的理由便是“韓國不讓上黨歸於秦國,有將禍患轉嫁給趙國的企圖”,假如說當時趙孝成王能認真聽取趙豹的意見,即便是接收了上黨,也應同時與韓國形成抗秦聯盟,共同應對秦國來襲。那麼,戰事必然不會爆發在長平,然而趙孝成王卻只侷限於對上黨地區的垂涎,而不懂其箇中利害,當趙國一心只想接收上黨的時候,趙國與韓國的聯盟也變得不可能了,因爲秦國的戰略目的達到了,韓國轉移禍患的企圖也達到了,最後就演變成了秦趙之間的決戰,韓國自然樂得置身事外。

所以,輕易接收上黨地區是趙孝成王的第一個決策失誤。

二,長平之戰初期失利後,趙孝成王曾一度想要向秦國求和,雙方大戰在即,一國之君竟還幻想着向敵國求和以換來太平,有如此畏敵媾和心理,趙國又怎能不敗?

當秦趙兩國第一次交戰的時候,以趙國的失利而暫告一段落,趙國雖然失利,但損失也並不大,加上廉頗及時修築壁壘堅守不住,雙方隨即進入長期對峙階段,可是兩軍還未分出勝負的時候,趙孝成王竟然想到了要向秦國派出使者求和。

平原君趙勝劇照

最後趙孝成王不顧虞卿的勸諫,派了鄭朱前往秦國,而秦國也接見了鄭朱,那麼秦國接見趙國使臣也是有意與趙國修好嗎?很顯然不是,秦國此舉的目的早在趙國派遣使者之前就被虞卿言中了,當時虞卿對趙孝成王說:

鄭朱入秦,秦王與范雎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國、魏國以爲趙國已經議和,必定不出兵救趙。秦國知道天下之不救趙國,則議和不能成功,議和不成,趙軍必敗。

不得不說,虞卿之言一針見血,秦王召見鄭朱就是爲了讓各國看到秦趙兩國已經議和,從而斷了日後各國支援趙國的想法,可惜趙孝成王沒有采納,所以,待到日後兩國決戰,其餘各國均未向趙國派出一兵一卒,而這就是趙孝成王的第二個決策失誤。

三,臨陣換帥

在兩軍相持不下的時候,趙孝成王不顧藺相如和趙括之母的勸說,執意讓趙括代替廉頗,雖然後世很多學者認爲趙括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但長平之戰的最終結果卻真真實實地告訴了我們,趙孝成王臨陣換帥的決策是失敗的,而且更爲主要的一點就是,趙孝成王臨陣換帥的原因並非出自對趙括的瞭解,而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所以,趙孝成王做不到知人善任,而這一點對於一個執政者來說也是非常致命的。

可以說,趙孝成王的這三個決策失誤影響了後來戰局的走勢。

廉頗劇照

結論

通過上面趙威後與趙孝成王的執政能力與形勢來看,趙孝成王的三次決策失誤所表現出來的便是他執政初期能力與經驗的不足,一是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二是做不到從諫如流,三是做不到知人善任,而這三點恰恰卻是趙威後所具備的。不管是能夠聽取觸龍的建議,還是與齊國修好,亦或是“民本思想”的治國理念,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趙威後沒有過早離去,那麼以她的執政能力和理念,一定會在上黨地區的取捨中做出最正確的抉擇,即便避免不了要與秦國交戰,趙威後也不會讓趙國陷入孤軍作戰的不利局面。虞卿作爲當時趙國的一位重要臣子,若趙威後在世,她定然會聽取趙豹、虞卿、藺相如等大臣之見,及時與各國通好,到那時山東六國再次形成合縱抗秦之局面也並非不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