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良將軍說過:“比了解戰爭勝敗更重要的,是瞭解什麼原因導致了戰爭的勝敗,而比了解戰爭勝敗更重要的,是誰、用什麼造成了戰爭的勝敗。”

縱談古今中外軍事改革之道,《兵道》就是這樣一本書。

該書自2020年4月20日推出後,第三天便在京東佔據“兩個第一”:政治軍事類新書推薦榜第一、周銷售榜第一,噹噹網也排第一。

《兵道》一共21篇,本公衆號每週推出《兵道》的精華章節以饗讀者,今天是第3篇梁啓超:中國古代這支軍隊比希臘的斯巴達人還厲害——再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一部分:

“改革”一詞,看上去抽象,實際上形象。

這裏有個典故。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施行“胡服騎射”,因胡服一般取自動物毛髮皮革,寬衣闊褲的趙國騎兵向胡人學習,從服裝開始,“改”衣裳爲“革”,遂有“改革”一詞。

對趙武靈王評價最高的要數梁啓超,直接抬高到了“黃帝以後第一偉人”的地位,並認爲“胡服騎射”後的趙軍比古希臘的斯巴達人還厲害。

趙國既然屢戰屢勝,爲何最終被秦滅國?

趙雍在位期間,趙國的國勢以“胡服騎射”爲分水嶺,明顯分爲兩個階段。前一階段,趙國屢戰屢敗,特別是至少5次敗在秦國手裏,最慘的一次被人家幹掉8萬人。從“胡服騎射”開始至趙雍去世的12年中(公元前307—公元前295年),趙國對外用兵達12次,幾乎每年一次,而趙軍完全脫胎換骨,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勝。

趙雍

趙雍最滿意的成果,是滅掉了中山國。公元前296年(趙惠文王三年),已經退位爲太上皇的趙雍趁齊國先後與楚、秦大戰沒空,親率20萬大軍征討中山國,徹底將其從地球上抹掉。歷代趙國國君的夙願終於在自己手裏實現,趙雍非常興奮,在宮裏請客,羣臣連續5天大喫大喝。在這之前,趙軍還進擊了林胡、樓煩,直接與“師傅”過招。“胡服騎射”實行第二年,趙國就把林胡趕得老遠,擴地千里。十年之後(公元前297年),又主動出擊樓煩,將其騎兵收編。這些古國恐怕多數人沒什麼概念,實際就是趙國的北疆擴張到了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直至內蒙古託縣一帶。

中山國

當生存不是問題,趙雍的信心升級爲野心,遂“有吞併天下之心”,並打算首先搬掉最大的障礙——秦國。趙國有這樣的條件和資本:滅中山,解決了心腹之患;收林胡、樓煩,不僅積累了更多騎兵資源,還開闢了從北面突襲秦國的新通道(而不是六國攻秦的單行道函谷關)。

說起來,趙國與秦國本是遠親,按司馬遷的說法:“趙氏之先,與秦共祖。”趙雍想與秦國搞好關係的時候,經常打這張感情牌。不過,競爭關係大於親戚關係,兩家還是鬥得多。爲進攻秦國,趙雍做了不少功課,最驚人的一件事,是大膽化裝爲外交隨員出訪秦國,對進軍路上的地形地貌進行考察,甚至以身犯險到秦宮內殿觀察秦昭王的氣質和爲人。只是趙雍的氣場實在太強,秦昭王回頭發現不對勁,覺得他怎麼都不像普通人,欲命人逮來問問。趙雍第六感很強,意識到可能暴露,連夜跑回趙國去了。這次偵察把秦國上下嚇出一身冷汗,趕緊加強戒備。趙雍見襲秦企圖暴露,就未立即付諸行動。

秦昭王

在戰國七雄中,最強的是西面的秦國和東面的齊國,趙國夾在中間腹背受敵,居然能與之平起平坐。《戰國策·趙策》記載,趙國“曾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即使在趙雍身死、六國合縱失敗、各國紛紛避讓秦軍的情況下,趙軍仍在公元前270年、公元前269年兩次大敗秦軍,其中一次僅以5000騎兵就打敗了10萬秦軍。趙國軍力強大,成爲秦國東擴難以逾越的屏障。名嘴張儀曾對趙雍說:“大王收率天下以賓秦,秦兵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大王之威行於山東,敝邑恐懼懾伏。”此言雖有奉承之意,但也是事實。縱橫家蘇秦也說過:“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如趙強……秦之所畏害於天下者,莫如趙。”

問題是,這麼強的趙軍最後怎麼還是被秦給滅了呢?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趙軍經過“胡服騎射”,在實戰中顯示出了巨大威力,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好在“胡服騎射”門檻不高,不就換套衣服嗎,幾乎沒什麼技術難度,容易學,所以大家毫不猶豫把馬匹從戰車中解放出來,紛紛搞起了騎兵。結果,趙國騎兵的優勢逐漸被抵消,此後比拼的就是指揮藝術和綜合國力了。

先來看指揮。趙、秦兩國都出了不少名將,比如趙國有李牧、廉頗、趙奢,但一個被冤殺,一個被棄用,一個病死,最後趙國昏頭昏腦用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秦國名將不比趙國少,白起的名字繞不過去。他儘管被迫仰藥自盡,但死之前幹成了一件大事——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軍,還坑殺了40萬降卒,使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正所謂“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胡服騎射”改革後的趙軍再厲害,但攤上一個差勁的將軍,如同綿羊率領的獅子軍隊,只有挨宰的份。

再來看國力。趙國是騎兵改革的領頭羊,被秦國視爲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爲此,秦國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地攻趙,不給對方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秦國憑藉更強大的財力,還有更雄厚的馬業和弓弩製造能力,在長平之戰中利用趙括的無能,徹底把趙國打殘了。

儘管趙最終爲秦所滅,但趙雍“胡服騎射”的勇氣和創舉,仍被千古傳頌。或因如此,郭沫若1961年秋遊趙國舊地,大發感慨:“胡服騎射思雄才。”

參考資料:

【1】[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中華書局,1999年,第1465頁。

【2】包括對中山用兵五次,對“三胡”出兵兩次,對中山和“三胡”同時用兵三次,對秦國、燕國各一次。

【3】[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中華書局,1999年,第1449頁。

【4】[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中華書局,1999年,第1472頁。

【5】何建章註釋:《戰國策註釋》卷十九《趙策二》,中華書局,1990年,第745頁。

【6】[西漢]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中華書局,1999年,第1808頁。

【7】何建章註釋:《戰國策註釋》卷十九《趙策二》,中華書局,1990年,第656頁。

《兵道》的主要內容是古今中外21次重大軍事改革的回顧與反思,全書約20萬字,目錄如下:

附:喬良老師推薦該書的序言喬良:古今中外軍事改革的經驗教訓,都在這裏了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四川人,軍事學博士,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並在《解放軍報》、《書屋》等媒體發表文章70餘篇,接受過鳳凰衛視等媒體採訪,受邀到華爲等演講十餘次,出版專著《這纔是美軍》(中將王洪光作序),出版第一年5次加印,在京東新書熱賣榜常居TOP3,登上三聯書店暢銷書排行榜,進入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和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 現在成立了工作室,專注於研究美軍。

最新與耳聞合作出版《兵道》一書(喬良和餘戈兩位老師作序推薦,王洪光中將和任國強大校,姜鳴、江曉原、楊浪等名家封面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