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這個名字在我們中國歷史的前半部分(從春秋戰國開始)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夢,匈奴最早出現在鄂爾多斯草原,傳聞是夏朝王族後裔所建立的。在當時,即使是強大秦朝也只能將匈奴趕走,並修築長城來防禦他們(再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匈奴)。

到了後世的漢朝,匈奴的冒頓單于甚至率領40萬控弦之士(控弦是指拉弓射箭,匈奴人以能拉動彎弓爲界限,判定一個人是否可以參加戰鬥,所以控弦之士就是指匈奴士兵)將漢高祖劉邦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終還是“毒士”陳平用重金賄賂了冒頓單于的闕(què)氏(歷代匈奴大單于的正妻都稱闕氏),纔將劉邦救出。

而伴隨劉邦的慘敗,大漢王朝只能一直使用的黃老之學(四代人)來恢復國力,並常年向匈奴進貢皇族美女(剛開始是正宗的皇族,後來就是宮女臨時封個個公主就送了)來換取短暫的和平。

而這一切在漢武帝時期徹底扭轉開來,自漢武帝劉徹登基開始,一連三次戰略決戰,才徹底將匈奴打垮,也爲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封狼居胥”的美談,而失敗的匈奴分裂成了五股勢力,自此再無勢力挑釁任何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但歷史書上不會記載這樣做的代價,如果說秦朝末年百姓生活慘不忍睹,那漢武帝后期比秦朝後期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隨着時間的流逝,西漢滅亡東漢建立,分裂開的匈奴又進行了二次分裂。一部分又一次融入中華民族,一部分則被基本消滅,剩下的殘餘勢力則遠遁草原。但他們最終還是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又捲土重來建立了前趙(最終被後趙石勒所滅),而這一次,也是匈奴這個民族最後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再往後他們則徹底融入了各個民族,從此不再有任何關於匈奴的記載。

說完了匈奴的歷史,我們就來說今天的正事兒,匈奴在打敗漢朝後,真的優待俘虜,還賜給他們無數美女嗎?

首先要澄清一點,不是每個漢朝俘虜都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從史料記載來看,真正能享受並確切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漢朝大將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說起這個李陵那真是一個牛人,筆者都佩服他,當年漢武帝讓李廣利帶兵征剿匈奴,而李廣則帶領5000步兵奉命深入草原,但非常的不湊巧,他被匈奴主力發現,所以很快就被一支8萬人的匈奴主力圍困,但李陵堅守了8天8夜也沒等來救兵,最終爲了手下千人的性命不得不投降匈奴。

本來李陵是假投降,但後來漢武帝聽信謠言誅殺了李陵三族,於是李陵徹底倒向匈奴,並娶了匈奴大單于的女兒。至於他手下的數千將士,凡是願意留下來的大多也是得到了匈奴的厚待。除了李陵之外,還能享受這種高級待遇的就只有蘇武一人(他本來可以享受,但他放棄了),可蘇武寧死不屈,寧可到北海放羊也不肯投降,最終匈奴只給了他一個女人,但蘇武也坦然接受,且最終還是回到了漢朝(與那名匈奴女子生有一子)。

不好意思有點跑偏了,說回正事兒。匈奴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所以他們纔會敬佩那些強大的人,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但除了這些虛無的以外,匈奴強迫漢人精英娶他們的女子還有幾個更深層次的意義。

第一,這些被抓獲的漢朝精英如果娶了匈奴的女子並生子,這無疑是斬斷了他們回去的路,因爲漢朝重禮,是不能接受這些的。

第二,這些人都是精英,很有可能是假投降,但如果他們娶妻生子了這假的也就成了真的,這無疑是對漢朝士氣的極大打擊,而且還會消磨這些人的抵抗意志,最終讓他們徹底地留在匈奴,爲匈奴出力,畢竟漢人精英還是很寶貴的。

第三,匈奴生活在氣候惡劣的大草原,因此生命顯得十分脆弱,而且他們常年和漢朝交戰,男性消耗得非常快,所以匈奴內部一直是女多男少。但一時半會兒的可以天天這樣就不行了,因此爲了族羣的長久發展,他們需要人丁,而這些漢朝精英無疑是最佳選擇,所以他們很多時候也是充當了匈奴增長人口的工具。

其實說白了,匈奴優待俘虜只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選擇,他們也不想,但沒辦法。而且自漢武帝以後這種情況基本絕跡,由此可以斷定這種只是少數,並不能當真,至於那些傳播所謂每個漢人都能享受這種待遇的,可以實錘了,騙子無誤。

參考資料:《匈奴史料彙編》《漢書》《晉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