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家长要尊敬老师,孩子才能敬畏老师。所以教孩子有敬畏之心很重要。

原标题:孩子要被吓唬才听话?没有敬畏之心的孩子,难守规矩

文|福林妈咪

前段时间,一位家长开着车,看到路边的交警后,从车窗里探出头,指着后排座位对交警说道:“孩子不乖,你们要不要带走的……”

结果一旁的交警提高嗓门训斥道:“你再这样骗小孩就是你的问题了......到时候小孩有危险都不敢求助警察了......”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无奈地总想“搬救兵”……

还有一些吓唬孩子的话:不听话谁谁谁把你抓走……

每次都要这样搬个救兵吓唬吓唬孩子,孩子才能听话。

就像《大耳朵图图》里面的牛爷爷,牛爷爷长得凶,一开始图图并不了解牛爷爷,所以很害怕他,妈妈发现之后,就开始用牛爷爷来威胁图图,图图不听话时,她就说:“你要是再淘气,我就去把牛爷爷叫来。”

图图之后再看到牛爷爷甚至都开始躲着走。好在最后误会解除了。

可为什么爸爸妈妈自己管不住孩子?每每需要搬救兵呢?

说通俗点儿,因为孩子不怕你。

在我的观念里,我是一直主张孩子应该有敬畏之心的。敬畏父母、敬畏师长、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社会制度、法律等等。

敬畏之心,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怀有这种心理,它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它还有助于人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

但是偏偏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对父母没了敬畏之心,所以管不住。

“敬”和“畏”不一样

“敬”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崇敬、敬佩,而“畏”则是恐惧、害怕、畏惧的意思。

教孩子敬畏而不是教孩子畏惧

就像那位让警察把孩子抓走的父亲一样,他的恐吓让孩子害怕,就算一时半会儿听话了,那也只是因为畏惧警察,而不是敬畏警察,两种心境是不一样的。

“敬畏”是因为尊敬所以不敢去触犯,而“畏惧”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去触犯。

有句话叫“有敬畏则无畏”,意思是说有敬畏之心,才能认真对待,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才能少犯错误,让自己强大,这样就不会有惧怕的心理了。

所以教孩子有敬畏之心很重要。

敬畏之心让孩子知道分寸

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我国还有位古贤曾这样说过,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心有所惧。他们都是在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孩子没有敬畏之心,做事就会无所顾忌。这种孩子的典型代表就是“熊孩子”。

不敬畏大自然,外面挂刮着狂风暴雨都想出去玩一玩;不敬畏父母,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不敬畏师长,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会动一笔;不敬畏社会规则和法律,无法无天就会作出出格的事;不敬畏生命,不自爱,不爱惜别人的生命,什么样的后果已不用多说。

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已者”等敬天爱人之说。

道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对人与自然相和谐应怀有强烈的敬畏感。

这些学说和主张对当时的人们和后来者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家庭中,要敬畏父母

管不住的孩子就是不敬畏父母,如何让孩子敬畏父母?

我们不需要恐吓孩子,只需要坚持原则就可以了。

说一不二是一个家长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准则,前不久有个9岁小女孩因玩爸爸的手机,在游戏上充钱,爸爸让她去警局“自首”,而且爸爸真的带女儿去了,并不是嘴上说说,最后经常也对小姑娘进行批评教育,警察的态度也很好。

这跟那个只是吓唬孩子的家长不一样,这样说一不二,在孩子面前才能被敬畏。

当然,家长们跟孩子说话时还要是公平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跟孩子玩就是玩,犯错了该认错就是要认错,对孩子有爱也有眼里,才能得到孩子的尊敬,让孩子敬畏父母。

学习中,要敬畏师长

敬畏师长,一方面是师长自身要让学生们敬畏,另一方面就是要父母的教导。

对待师长就要尊敬,老师们是“术业有专攻”的人,自身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而家长就要让孩子去崇拜老师,尊敬老师。

首先,家长要尊敬老师,孩子才能敬畏老师。

有一次去幼儿园开家长会,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看到老师不打招呼,甚至是放学的时候让孩子跟老师说再见都很难,这让她觉得挺尴尬的。

老师还没说什么,另一位家长说:“因为你平时就比较高冷啊,有次在小区超市碰到了袁老师,我跟袁老师在闲聊,你走过去,袁老师跟你打招呼你都不理的。”

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可是有些家长对待老师呼来喝去的,甚至脾气来了还会打老师,如果是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做,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老师害怕自己的家长,反而也就变得不敬畏老师了,对待老师的态度可能就变成老师一说就顶嘴,老师批评的狠了就上手。这样的孩子老师教不了。

其次,帮孩子养成问好打招呼的习惯。

也许一开始孩子怕生,不敢,但是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去对长辈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貌,用礼仪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孩子对待老师也就知道如何尊敬了。

社会生活中,要敬畏生命,懂得什么是危险。

家长要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规则。

让孩子知道危险,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新闻报道或生活中别人的事来引导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第一次知道死,来询问你的时候跟他讲明白事实。这是生命教育,也是教孩子敬畏生命。

生活的细节上,很多时候帮孩子知道危险是什么。比如不让孩子摸热水,孩子非要试试,那就可以拿着孩子的手,放在被子上方感受一下热气,让他明白你的劝告是什么意思。

比如看到小朋友玩滑板车摔倒哭了,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你看,她就是滑的太快才摔倒的,一定很痛,你要不要去安慰他一下?”

这样的说教眼可见,可体验,所以,更能让孩子知道危险。

让孩子有敬畏之心,首先家长也要有,毕竟言传身教,才能让孩子get到精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