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熟悉的人,是沒法喫炸串的。

你不能領着客戶,路邊找個小攤一坐,駕輕就熟的掰雞叉骨,毫無形象的糊滿臉辣椒麪,喝啥酒啊,一人一瓶宏寶萊,差不多得了。

最後結賬的時候,吵吵把火的喊着:我來我來!50軟妹幣請了個客。

這事只能發生在親密的人之間。

挑一個大晴天,跟朋友或者另一半,兩個人騎着共享單車,去最犄角旮旯的衚衕,找最老的大爺,喫最野的炸串。

這家小店,就是我最近的收穫。

身後是北順城路,前面是豫瓏城,這麼一個繁華的地段,它的存在,不管是名字還是形象,都有點不太和諧。

小小的招牌,小小的門臉,屋裏空間還算寬敞,但桌椅的型號非常隨意,大小高矮隨意穿插,反正跟“精緻”搭不上邊。

作爲一個小“埋汰”店,它有點不稱職,因爲它一點也不埋汰,就是炸串大爺腳底下,也沒有油乎乎的一攤,哪兒哪兒都收拾得乾乾淨淨。

夫妻炸串的店主,是一對老夫妻,大爺炸串,大媽拌涼皮和冷麪,沒有更多的東西了。

大爺做炸串20多年了,以前在0101後面巷子裏推個小車賣,後來因爲創城,在豫瓏城後身的衚衕落了腳。

炸串自選,最貴的雞柳一份5軟妹幣,大份10軟妹幣,其它大多是一塊兩塊的,20軟妹幣就能點上一大盤。

選好的串,大爺分門別類投入油鍋,哪個多炸一會兒,哪個入鍋就出,一個個計時器就開始在大爺心裏滴滴噠噠的倒計時了。

醬料不多,一個甜醬,一個辣醬,辣醬辣得恰到好處,不會沒滋沒味,也不會辣到斯哈斯哈,甜醬更多的是提鮮,兩種都刷點,纔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刷了醬,撒上乾料,就完成了全部的烹飪。

大爺很愛乾淨,每完成一份炸串的刷醬工作,就要把所有的醬碗擦上一遍,不用監督,也不接受勸阻,都是按部就班的順理成章。

大爺比較安靜,炸串時站得筆直筆直,分外虔誠,大媽比較健談,手裏的活不停,一邊還能跟客人閒聊幾句。

也不跟你推薦什麼好喫,也不爲自家生意拉攏客源,就是念叨唸叨,今天天氣挺好,但也別穿得太少呀,一早一晚還是涼。

就老兩口忙活,但上菜一點也不慢,挑好要喝的飲料,第一波串就上桌了。

炸豆皮跟烤豆皮的口感完全不同,趁熱喫又香又脆,入口即碎,咔哧咔哧,比薯片還脆,但是一定要趁熱,涼了就艮了。

炸腸有好幾種,但我總覺得,粉腸纔是屬於炸鍋的,不像肉腸肉香那麼濃,沒有火腿腸的細膩,粗糲的口感跟接地氣的製作方式,才更相得益彰。

雞叉4軟妹幣一份,但是個大量大,一串3個雞叉,兩個人點一串就夠。

外皮有點像炸雞的口感,帶點脆脆的質感,稍往裏一點,口感變得溼潤,肉質也變得更有嚼頭,與炸雞分道揚鑣,迴歸了炸串的草根風味。

令我驚喜的是,小店裏能炸的素菜很多,辣椒、豆角、蘑菇、菜卷、豆排、茄排……不是拿一堆現成的丸子糊弄人的那種。

素菜裏我最喜歡土豆片,比薯片稍厚,酥、脆、又黏黏糊糊的,可惜只點了一串,喫得舔嘴巴舌。

串喫到中途,拌冷麪和涼皮也上桌了。

都是紅油麻醬口味,喫起來也都挺涼快的,但口感迥異。

我點的涼皮是兩摻的,涼皮喫起來很爽滑,牛筋面彈性十足,湯汁都掛在食材上,喫到最後也不會水塌塌的。

拌冷麪的湯汁則比較豐足,不會喫着喫着就坨了,到最後也是根根分明的,冷麪質感柔軟,嚼起來不費牙,卻不容易斷,也是花了心思的。

喫得飽足,結賬只有40多軟妹幣,但就我這會兒看來,我們儼然已經是大客戶了。

兩個人,一個家,他們靜靜的藏在街角,相濡以沫。

一對夫妻,一個店,他們安然的呆在小屋,等你找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