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明朝,遼東同樣難以防守。明朝對此還放心,於是與朝鮮建立了緊密的聯盟,讓朝鮮分擔遼東方面的壓力。

王陽明曾經說:“大明雖大,最爲緊要之地四處(宣大薊遼)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陽明公說的四處是那些地方呢?分別是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薊州(今河北薊縣),遼東(今遼寧省大部)。




其中前三者處於長城防線的要衝,往年蒙古入侵中原均是從這個幾個隘口突破。只要這幾處被攻破,蒙古人就能向無人之境一般突入華北平原,威脅北京。後來滿洲崛起,清軍騎兵就屢次突破這幾處隘口,攻入明朝腹地,威脅北京安全,同時還繞過了明軍,直接攻擊山東,把濟南狠狠地搶掠了一番。


然而這三處地方相比於最後一處要害,簡直是無關緊要。遼東,被譽爲中國的“睾丸”,如果此地被佔領,中國便將萬劫不復。


大同、宣府、薊州在長城以內,而且依山而立,相對好守。而遼東呢?其北部沒有長城,女真、蒙古可以隨時從北方進行入侵。所以相對前三者來說,遼東易攻難守,很容易被異族佔據。




從鮮卑、高句麗到遼、金到滿洲,遊牧、漁獵民族常常佔據遼東爲根據地,向中原發動猛攻。對於中原來說,遼東又冷又窮,但是對於蠻族來說,是個理想的家園。蠻族不怕寒冷,戰鬥力高強,但是由於缺乏農業支持,導致後繼不利。如果佔據了遼東,獲得了當地的人口和農業支持,這些蠻族將成長爲可怕的封建遊牧帝國,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就很難對付。


所以,當高句麗佔領遼東後,隋唐兩大王朝即使拼了老命,也要把遼東奪回來。爲了遼東,隋朝更是損失了數十萬兵力。


然而前文也說了,遼東很難防守。即使是強大的唐朝,維持對於遼東的統治也十分艱難,時常受到契丹、奚、突厥等民族的挑戰,只能維持羈縻統治。




到了明朝,遼東同樣難以防守。爲了防禦此地,明朝甚至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明朝對此還放心,於是與朝鮮建立了緊密的聯盟,讓朝鮮分擔遼東方面的壓力。所以,明朝還將鴨綠江邊的土地送給了朝鮮,以換取朝鮮的支持和幫助。在萬曆年間,日本入侵朝鮮,明朝之所以力保朝鮮,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如果朝鮮有失,遼東必然不保。




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崛起於遼寧新賓的努爾哈赤部突然反叛,逐漸佔領了整個遼東,降服了朝鮮。震驚萬分的明朝投入全力鎮壓滿洲的叛亂,沒想到的是,由於過度使用武力,導致財政崩潰,形成了國內民變的連鎖反應。


事實上國內的起義軍並不難打敗,然而盤踞於遼東的滿洲人卻難以阻擋。剛剛在關內練好的兵,一到關外就全軍覆沒,最典型的就是洪承疇。遼東就像是明朝一個巨大的傷疤,不斷流出財富和血液,最終榨乾了明朝這個巨人。1644年,明朝在李自成和滿清的夾擊下滅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