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大好形勢下,由於馬謖不自量力,丟失軍事重地街亭,致使蜀軍陷入被動,無奈退兵,功虧一簣。

正史上,公元228年,諸葛亮同樣發動了第一次北伐,前期也是非常順利的。他否定了大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一步一步蠶食曹魏地盤,關中震動。曹魏皇帝曹叡剛剛登基,根基不牢,大臣們也被諸葛亮的大軍嚇着了,不敢出戰。在這關鍵時刻,五子良將之一的右將軍張郃挺身而出,奉命馳援關中,抵抗諸葛亮蜀軍。


諸葛亮得知勁敵張郃出征後,召開軍事會議,準備派出一員猛將,守街亭,將張郃部隊阻擋在外,爲諸葛亮大軍順利收割隴右爭取時間。

然而,馬謖帶領大軍來到街亭之後,仔細觀察街亭地形,改變了出發前諸葛亮規定的軍事部署,放棄水源,放棄在街亭當道路口安營紮寨,而是將部隊駐紮在街亭南山上。雖然副將王平多次勸諫,馬謖不聽從,一意孤行。

不久,張郃大軍來襲,看到馬謖在南山上安營紮寨,頓時笑了,認爲是老天相助,一定可以奪得街亭大捷。他仔細觀察地形,果斷將馬謖軍隊的水源截斷,包圍馬謖于山上。過了兩天,馬謖軍隊缺水,陷入混亂。


張郃抓住機會,大舉進攻馬謖的部隊。馬謖由於是第一次獨立指揮軍隊作戰,還是照着書本上的兵法亂指揮,現在看到張郃大軍來襲,瞬間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馬謖在軍中沒什麼威嚴,關鍵時刻約束不住軍隊,手下士兵四散奔逃。他本人還是在副將王平的保護下,狼狽逃回,向丞相諸葛亮請罪。諸葛亮看到街亭丟失,曹魏援兵開進祁山,蜀軍已失去有利時機,只能保存實力,“三十六計,走爲上計”,撤回漢中。

諸葛亮攜帶隴西一千多人家回到漢中,開始調查街亭失敗原因,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共處死三人,貶官三人,卻意外提拔一人。


處死三人:馬謖、張休、李盛

街亭主將馬謖自然是第一責任人,也是第一個被抓進監獄的。諸葛亮經過審判,認爲不殺馬謖,沒辦法給死難的蜀軍一個交代,於是將馬謖斬首示衆。與馬謖一同被殺的還有將軍張休、李盛兩人。

張休和李盛兩人可能是馬謖手下裨將之類的,沒什麼名氣,也沒在歷史上留下事蹟。估計他們兩人在街亭之戰中貪生怕死,這才被盛怒之下的諸葛亮斬殺。馬謖、張休、李盛就是被丞相諸葛亮斬首示衆的三個將領。處死張休、李盛兩人,諸葛亮並不傷心,處死馬謖,他是揮淚斬殺的,非常傷心。


被貶官三人:諸葛亮、趙雲、黃襲

諸葛亮,蜀漢丞相,第一次北伐三軍主帥,對整個戰局負有領導責任。馬謖是諸葛亮違背衆人意見,越級提拔重用的,遭到街亭慘敗,諸葛亮也難辭其咎。因此,在戰後諸葛亮上疏後主劉禪,請求自貶三級,被貶爲右將軍。然而劉禪對諸葛亮非常信任,還讓諸葛亮行丞相事,和之前沒什麼區別。

趙雲,奉諸葛亮之命,在斜谷道阻擋曹軍,吸引曹軍主力,爲諸葛亮主力攻打祁山打掩護。馬謖丟失街亭,蜀軍全軍撤退,趙雲也接到撤退命令,他親自斷後,將蜀軍安全帶回蜀漢,在衆軍之中損失是最少的了。


諸葛亮本來想表揚一下趙雲撤退有方,保存了有生力量,然而,趙雲卻以此爲恥,認爲自己打了敗戰,不但不求獎勵,還請求貶爲鎮軍將軍,《華陽國志》中記載趙雲是被罰俸祿,總之趙雲被處罰了。趙雲被處罰,貶官,純粹是受到馬謖的連累

黃襲,他非常神祕,字、籍貫均不詳只知道公元228年隨諸葛亮北伐,黃襲率領的軍隊隸屬於馬謖軍。在戰場上,黃襲表現不佳,被張郃擊敗,戰後,他受到清算,被奪去兵權。他的命運比張休、李盛兩人稍微好點,只是丟掉了官職,軍隊,沒有丟掉性命。


一人得到提拔:王平

在街亭之戰中,馬謖不懂兵法,“紙上談兵”,來到街亭之後,擅自改變諸葛亮軍事部署,要在山上安營紮寨。副將王平知道在山上安營紮寨的弊端,因此一針見血提出異議,想要在當道路口安營紮寨。可是馬謖官大一級壓死人,沒有采納王平建議,最後遭到失敗。

在馬謖軍隊戰敗後,所部四散奔逃,只有王平的一千部隊臨危不亂。王平帶領所部一千多人,不停地敲鼓,給張郃的感覺就是有好多伏兵,嚇得不敢追殺,成功迷惑了張郃,順利撤出戰場。就連馬謖等部不少士兵,也都是王平解救的。

《三國志王平傳》記載: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衆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


在街亭之戰中,王平的軍事才能凸顯出來,知道如何排兵佈陣,遇到困難臨危不亂,沉着冷靜,得到諸葛亮的青睞,被大力提拔。戰後,王平被諸葛亮拜爲參軍,統領蜀漢特種部隊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王平也成爲蜀漢“平安三侯”之一,成爲蜀漢中後期的頂樑柱。

結語

街亭之戰慘敗,對蜀漢造成的影響很大,大好形勢一去不復返。戰後,諸葛亮爲了重整軍紀,處死馬謖、張休、李盛三人,被貶官諸葛亮、趙雲、黃襲三人,唯獨王平一人得到提拔,受到重用。說明只要一個人有本事,有才能,即使遇到失敗,也可能得到提拔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