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文化是我國的傳統現象,竹子虛心、有節、挺拔凌雲的形態特徵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審美意識相契合,成爲"清高、氣節、堅貞"的象徵。竹本身的虛心而直、不畏霜雪的特點契合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意識。

自古以來,竹與中國文人,便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竹本身的虛心而直、不畏霜雪的特點契合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意識。“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視竹爲高雅之物,可以想見。

竹文化是我國的傳統現象,竹子虛心、有節、挺拔凌雲的形態特徵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審美意識相契合,成爲"清高、氣節、堅貞"的象徵。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峭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

“漸翛翛、半庭竹韻,有聲有畫”

——曹寅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杜甫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王安石

“不隨夭豔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王禹偁)

幽遠靜謐的曲徑庭院,樹木和翠葉零星點綴。竹之雅韻裝飾這樣亭臺樓閣,猶如一幅靈動雅緻的東方水墨畫。看着翠竹挺拔的身姿,聽着穿過竹叢,滑過竹葉的風聲,呼吸着經竹叢過濾的清新空氣,那是何等愜意啊!宛若徜徉在一場令人迷醉的東方夢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