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狂想之贺兰山缺

作者/汤亦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直以来对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爱国豪放词深深地喜爱,常读激情澎湃,也一直对贺兰山特别的向往。今天终于有幸近距离的和贺兰山擦肩而过。


庚子年暮春,陪朋友到宁夏石嘴山市项目考察,从银川下飞机后转乘汽车前往石嘴山。汽车沿着乌玛高速公路疾驰,乌玛高速离贺兰山不算远,我将可以远处观望贺兰山。

作为一位东南沿海的福建人,不曾见过北方的山,特别是西北的贺兰山。遥看贺兰山灰白色的山体于天地之间绵延,贺兰山上尽是石头,且都是尖石,石尖像似一把把朝天的利剑,也像似奔跑中耸立的马耳朵。奔驰的汽车,把整个贺兰山都赶动了,把贺兰山从北方沙漠深处赶动而来,像似万马奔腾而来的马群,山随车动,马追车赶,动感起伏。

高速路旁正是新柳吐芽,但福建的柳树已是飞絮飘毕,怎么贺兰山上见不到多少绿意?南方的山是绿水青山,能见到绿色的肌肤而见不到山的肌体,而贺兰山敞开胸襟秀出肌体,骨骼精壮,犹如粗犷的汉子。灰白色的山体在天地之间绵延出笔触,一条一条山的皱褶叠合排列成为山脉,又一条条的山脉线条合成了旋律,音乐线谱在跳动,层层叠叠的皱褶,山体肌理间夹带了色彩,岩层间的彩色让我心动,皱褶的线条和色彩构成了天然的中国画,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扫望银川平原,河套沃野千里,绿意盎然,塞上江南已是春意满满。地理知识告诉我,贺兰山他把沙漠与平原分成两界,分出西北与“江南”共生,银川平原这里的富庶堪比江南。还把那汹涌奔腾的黄河驯服的温婉平静,黄河改道了,从东西转而向西北,流淌携带的泥沙,随着河道的摆动沉积在两旁,从而形成沃野千里的塞上江南。

石嘴山市办完事后,打上出租车到了石嘴山火车站。因火车站离市区较远,一路上又一次观赏了塞上风光,刚开始路上没感觉到新奇的景色,但路过星海湖时让你眼前豁亮。远山近水,湖光沙色映照,岸柳深情,清水照天光,着白云绿草淡妆;沙鸥野鸭成群,芳草芦荻竞芬芳,碧波荡漾,连湖盛景。不过有几个干涸的湖塘,上面一层白皑皑的东西,以为那是雪,但一想绿柳新芽,才想到应该是湖水干涸后形成的盐碱。

在石嘴山火车站候车时间较长,无聊的在火车站广场闲逛。火车站偏离市区而远离喧嚣,抑或是疫情期间的影响,偌大的广场尽无几人。广场中部有个假山,假山是岩石堆砌而成,看得出这个假山石来自贺兰山,他是一块块的页岩石。假山的后边是两长排的页岩石摆放着,犹如一本本呈开的史书。

看得入神,一阵劲风扑来,带着贺兰山的讯息,并裹挟着黄沙,还夹带着远处的秦腔,时而深沉哀婉、时而慷慨激越,恍惚间,让我穿越进了页岩石的史书里。


惊讶的发现自己,盔甲着身,手握嵌松石长剑。我是神入战国末年的蒙恬了,豪情顿生,意气奋发。

烽烟四起,秦国横扫中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但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地区(今宁夏、内蒙古一带)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是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

秦始皇要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派出的是名将蒙恬,也就是我。这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名将,但看脸型轮廓棱角分明,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我将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接受命令“北逐戎狄”。看吧,贺兰山的山形如骏马奔腾了,贺兰山下天昏地暗,战马嘶鸣,杀声震野。三十万能征善战的大军,在我的率领之下,踏着我所看到的盐碱湖塘的“雪”,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收复了河套一带。


战后,我自亲率三十万大军修长城、引黄河、移民、屯田、修水利,终使西北边陲宁夏成了“塞上江南”。然,命运多桀,望朔色长天,千古惋叹!英雄不能马革裹尸,饮恨不能善终,赵高贻害,死之悲壮、无奈并惋惜。

翻过了战国蒙恬这一篇章,过了一把将军瘾,而我还是我,还在历史海洋里畅游。步入了大汉王朝,转眼间又成了骠骑将军霍去病。哈哈,再一次妥妥的过一把,有勇有谋,功高盖世的少年英雄之瘾。

话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首次北巡,西达陇西,北登宁夏固原以南崆峒山,之后返回长安。这是汉武帝首次北巡,为抗击匈奴做战略准备。

而后,汉武帝派将军卫青还有我三次北伐匈奴,策略上采用了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深入敌境数百里,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给匈奴以致命打击,获封狼居胥之最高荣誉。

宁夏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平定了匈奴,让宁夏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东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吸引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客商停留。


历史总是向前进的,顺着页岩石史海神游到了大唐,唐太宗李世民登场。这回的我,怎么也变不了唐太宗李世民,可能是唐太宗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狂荡我的思维,让你变得非常渺小。

只好漫步在页岩石的史册上,一步一步阅读着文字:贺兰山下的长城“天可汗”会盟台是唐太宗下令建造,他是一道坚实的非实体长城,唐代并未修建任何实体性长城,而“天可汗”会盟台是建立在“诚信”之上,他维系了唐朝与西部少数民族各部几百年的和平交往,连接着世界东西方和谐共处。贺兰山长城“天可汗”会盟台是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理念。


继续漫步页岩石史册并随着翻页,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出场。

页岩石史载:李元昊是党项族,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在宁夏建国,是因为此地有富庶的银川平原。李元昊建国后,在疏通原有的渠道基础上,又兴修了一系列水利工程,使宁夏银川周围成为夏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从此以后,宁夏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

神回到页岩石前,再顺着狂想的脉络,感叹贺兰山。史载,“踏破贺兰山缺”的并不是岳飞,而是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狼烟四起,蒙古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的开到贺兰山下时,遭到了西夏军队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六次伐夏,最终亡了西夏,但成吉思汗也死在了率军攻打西夏的途中。为了报复,蒙古军队进行了疯狂地屠城,并纵火焚烧了规模宏大的西夏王陵,强盛一时的西夏王朝和灿烂的西夏文明从此销声匿迹,贺兰山下的九座矗立着的西夏王陵,他是依照星象排布的塔形巨冢,历尽千年风霜雨雪而不倒,这是历史的见证。

元灭西夏后,贺兰山并没有归于沉静,一直到明清朝代,都在见证着战争。


虽说“踏破贺兰山缺”的不是岳飞,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的敬仰。查找了一些资料终于解开了“踏破贺兰山缺”的疑问。

“贺兰山”同名的地方有三处:河北磁县、宁夏内蒙古交界处、江西赣州,但赣州地处南方可以排除。

一种说法:磁县的贺兰山,宋代有位名叫贺兰道人在此修炼,故为贺兰山。岳飞驻兵岳城时,曾多次率军到贺兰山练兵。磁、相二州在岳家军北伐渡河后的进军路线上,岳飞意识到磁县贺兰山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金兵欲保燕京,必然要在此凭险扼守,岳家军也正是在此进行了继郾城、开封决战后的又一场决战,那首激动人心的《满江红》便由此产生。这一带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岳飞的传说和遗址。而宁夏当时属于西夏王朝,不仅远在大西北,且与岳飞的战事无关,所以《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应为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另一种说法:《满江红》这么大气磅礴的一首爱国词,古诗词长河里再无第二首。若放在一座小山,高约十几米,蜿蜒十余华里的磁县贺兰山,如何承受!而西北贺兰山在中国史上,除此以外,似乎没有一座山将战争状态一直延续至明清,他是一座“军”山。然战争是为了和平,从此意义上说,贺兰山是一座民族融合的山,“贺兰山缺”本指“边疆”,“胡虏”则指那些时常骚扰中原民族的边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一范畴下,中原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不过是兄弟阋墙,人民内部矛盾。因此,相对而言,将“贺兰山缺”放在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似乎更加合适一些。与岳飞到没到过贺兰山没有关系。就像岳飞这位抗金英雄已经被人们转换成了一个爱国的符号。


不管人们对两个“贺兰山”的争议如何,从诗词的文学属性角度,我更愿意相信是西北的贺兰山。在历史里畅游狂想了一番,满足了英雄梦,加上一路上见识的贺兰山,豪情上涌,久久不能退去。贺兰山啊,你是男人的山,是充满血性的山,是勇者的山。

晚风斜阳,如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早已尘封于世间纷繁,曾经强大的王国也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那些风流人物也已载入史册。只有那雄伟的贺兰山默默地耸立在那里,倾听着激越的秦腔,见证着过往,默视着未来。


汤亦方简介

汤亦方,笔名涅槃,周宁县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周宁县初晴诗社理事,周宁县作家协会会员等。

作者/汤亦方

编辑/叶宝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