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之陣法和戰國時期的陣法相較還遠遠沒有成熟。軍陣由西周時期的平列陣式發展到春秋時期常用的三陣,再到魏舒方陣(五陣),最後到戰國時期孫臏的十陣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平列陣形和用於行軍的五陣,都是車戰時期的典型陣法。春秋晚期晉國魏舒“毀車以爲行”是五陣用於實戰的開始,這時的五陣作戰的主體己不是以戰車爲核心的車兵,而是步兵,這也是春秋晚期步兵重新崛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到了戰國時期,出現了孫臏的十陣(實爲八陣),這都是典型的步戰陣法。這一招甚至直接導致戰車逐漸衰落。

在我國先秦文獻中,有很多關於車戰方法的記錄,如《詩·小雅·車攻》“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言駕祖東……決拾既飲,弓矢既調,射夫既同……舍矢如破。”據此推測,車戰時,交戰雙方是以遠距離射箭開始的。《左傳》成公二年:“丙仔夏御齊侯”,“晉解張御邵克,鄭丘緩爲右。”

又“谷體克傷於矢,流血及履,未絕鼓音’,,解張“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餘折以御”,鄭丘緩“自始合,苟有險,餘必下推車”。這應是一輛指揮車,車上乘員爲三人,也能證明車戰是從遠距離射箭開始。《楚辭·國蕩》:“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毅兮短兵接。族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蹭餘行,左駱噎兮右刃傷。霆兩輪兮繁四馬,援玉袍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文中生動的再現了車戰的場景,不僅清楚的記載了車戰雙方是從遠距離射箭開始的,等雙方接近時才“車錯毅兮短兵接”。

生產方式決定作戰方式。在殷代時期,車輛和狩獵關係十分密切,殷代雖然進入農業社會,但當時仍然保存着相當的遊獵生活。卜辭有:“甲午王往逐兌,小臣葉車馬,碳馭王車,子央亦墜。”的記載。描寫秦人狩獵生活的秦襄公時代的石鼓文,也充滿了對車馬弓矢的誇耀和讚頌。而狩獵和軍事的關係也是十分密切的。《左傳》有“春搜、夏苗、秋貓、冬狩”的記載;《左傳》記載在,城濮之戰前,晉文公就“搜於被廬”,就是利用田獵進行軍事演習。

駕車狩獵和乘車作戰都需要嫺熟的射御技巧,用田獵來作爲軍事演習正是戰車出現時的遺風。可見,車先是用於狩獵而後才被逐漸用於戰爭,戰車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戰國時期,國、野界限的消失,井田制爲私田所代替,大量農民在編戶齊民制度下進入軍隊,他們沒有受過車戰訓練,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步兵戰術,也創造了與當時生產方式相適應的作戰方式,即步戰。

隨着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末期鐵質兵器應用於軍隊,戰國時期逐漸應用於戰爭。戰國時期弩的發明和應用提高了箭的射程、射力和命中率,特別是連弩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箭發射速度。高居戰車上的甲士成爲射擊的目標,弩的應用有效的阻止了密集的戰車方陣的進攻。步戰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取代了車戰,但戰國時期軍隊中依然有車兵的存在,但其地位己不如步兵重要。

參考資料

【1】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