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角,有一条巷子,全场100米、宽2米,在巷子的两头都立着牌坊,上面刻写“礼让”二字,这条巷子就是著名的“六尺巷”,说到它的来源,还有一段很有趣的小故事。
原来清朝年间,这条巷子原本只有三尺块,巷子一边是清朝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住所,另一边是邻居家吴氏,两家同时建新房子,都想占用这三尺巷子,结果张家人认为有人在朝为官,就写信给张英,希望他能帮家里把这三尺地争取过来。

张英受到老家的来信,随机回复了一封信,实际上是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受到后,主动让出巷子给吴氏,吴氏觉得不好意思,也自动让出三尺,于是这条巷子就变成了六尺,被称为“六尺巷”。
从这个故事可知,张英虽然在朝为官,但他并没有依仗权势为自己谋利,反而显得很大度,张英不仅宽以待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很有一套,比如他的儿子张廷玉,就是清朝鼎鼎大名的重臣。

张廷玉原本是汉人,尽管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也允许汉人入朝为官,可清朝比较是满清入关统治中原,所以朝廷对汉人的待遇,各方面都比满人差一点,但张廷玉却不一样,他当时在朝中的地位,比年羹尧还高。
张廷玉出生于康熙十一年,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进士,从此入朝为官,32岁时他就成为南书房官员,康熙皇帝对他非常欣赏,40岁时,张廷玉担任礼部尚书,当时朝廷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的文书,都由张廷玉起草。

张廷玉之所以深受朝廷重用,主要是他博学多才,据说他能过目不忘,处理政务方面更是能手,康熙晚年时期,雍正便看上他的才华,两人走得很近,后来雍正继位后,对张廷玉大加提拔,封他为太子太保。
后来清朝成立军机处,张廷玉被雍正封为首席军机大臣,这在汉人官员中,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而雍正对张廷玉的信任,完全超过了当时的年羹尧,任何满足大臣都比不了,在生活中雍正也很关心他。

有一次,张廷玉生病了,雍正皇帝表现得比他本人还着急,立马拍人询问病情,病情叫宫中御医到张廷玉府上看病,雍正还肉麻的说:“若三天见不到衡臣(张廷玉的字),朕心里就难受。”
雍正和张廷玉君臣相处三十年,从来没发生过不愉快,两人的情谊超过了君臣关系,甚至有人怀疑,他们之间有基情,当然这只是猜测,也有人说,雍正之所以跟一个汉臣如此亲近,是为了表现给天下人看,让大家明白清朝不会亏待汉人的。

这样的猜测尽管有些腹黑,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不管雍正皇帝是真情还是假意,张廷玉一生的确位极人臣,他死后还配享太庙,两后来的曾国藩都没这份待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