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鬥爭中,張國華感到變化莫測的形勢越來越嚴峻,軍事工作已經到了重中之重的地步。結合1957年4月召開會議,

在上一年部隊精簡和內調,兵力少了一半還多的前提下,軍區首先調整了駐昌都部隊部署

:以158團駐守昌都,157團進駐邦達、左貢一線,以一個營進行訓練,一個營修築烏雅至芒康公路,並準備支援156團在芒康地區對普巴本的進擊行動;153團除留一個連在察隅外,主力進駐江達,接替157團任務;156團除固守芒康外,其主力近至朱巴龍、空子頂、莽嶺一帶活動,並積極查明普巴本動態,加強爭取工作。

【解放軍培養的第一名藏族女教師卓瑪】

當成都軍區擬於5月份在江東地區開展新的平叛行動後。西藏軍區於4月29日進一步明確了156團下一步的行動:主要任務是配合江東平叛行動,在芒康沿江大力開展政治攻勢,爭取人心向我。對可能西竄之敵,與江東部隊取得密切配合,以軍事鬥爭結合爭取堵敵西竄;對竄過江西之敵,在爭取無效時,在查明情況卻有把握時,以奔襲、包圍殲滅之。157團也有配合江東阻擊叛軍西逃的任務。

5月5日,

總參在成都召開了平叛作戰會議,檢查總結四川、雲南、青海省以及昌都地區的平叛工作。總參謀長粟裕在會上講話

,強調對金沙江以東藏族地區進行改革的決心,軍隊必須堅決支持與配合改革。

根據小平5月對“保點保線”工作的指示:昌都地區沿金沙江的寧靜(芒康)、察隅、鹽井諸要點不撤,以配合康定、麗江等藏族地區進行改革。

據此,張國華傳回三點建議供軍區研究:

一、察隅宗仍然撤收,因這個點的分隊駐於察瓦龍地區,爲雪山阻隔

,每年12月至次年5月封凍,沿途人煙稀少,交通極其不便,補給十分困難(後同意在察隅保留一個連)。

二、昌都地區原來的方案新增芒康、三巖、扎木點

,昌都至邦達公路和怒江橋亦須保護,擬於158團(800人)主力進駐江達,一個連在妥壩維護交通;158團(800人)仍駐寧靜,一個連駐鹽井;丁青、三巖、扎木以小分隊着固守控制;昌都警備區率157團(2000人)駐昌都;153團以主力執行昌都市區警備任務,部分兵力掩護運輸。以上在昌都共有兵力5000人,較原來兵力增加1600人,請增撥1000人。

三、爲着下一步平叛作戰的需要,建議修建邦達至芒康公路。

邦達至芒康長約220公里,沿線多系山嶽地帶,獸力不多,且均爲上層所控制,目前已拒絕爲我運輸。若部隊組織本身的騾馬運輸,數量少則不能解決問題,投入牲口過多,沿線草料極端缺乏。目前我們已抽集拉薩地區的牲口來加強運輸力量,但終非長策。若要在芒康地區長期屯兵,只有修通公路,才能解決補給和兵力機動。故建議撥款修築從邦達至芒康段公路,第一步今冬先修通邦達至東達山腳(經左貢)100公里,可縮短6天的獸力運輸行程。擬以交通部第二工程局第一處(現在拉薩建水電站),擔任施工,預計每公里投資4萬元,共需400萬元。在公路未通車前,我們組織地面獸力運輸,並請總部考慮在必要時對寧靜、丁青兩地實施空投,以防萬一。

中央於1957年6月21日批示,增撥1000兵員,因國家暫時經費困難,邦達至寧靜公路暫不修建,請盡力組織地面獸力運輸。

接着,張國華針對形勢的急劇變化,指示部隊採取相應的軍事部署。

總的原則仍然是

爭取爲主,軍事爲後盾,自衛作戰,不打第一槍

,以爭取主動。但某些部隊的指揮員在理解上有片面性和麻痹思想,以致在這半年多來連續遭到叛軍襲擊後,仍缺乏及時有力的自衛行動。爲此,張國華非常生氣,於

7

18

日發出嚴厲批示,重申要正確理解

不打第一槍

的精神,派出的執勤分隊應隨時準備反伏擊,對叛軍威脅到生命安全或搶奪武器的緊要關頭時,則可開槍將其擊斃。

要保持戒備,加強防禦設施,反對麻痹思想,做到“內緊外鬆”,避免造成緊張空氣。

他還要求各級幹部深入進行教育,一旦發生造成後果的,嚴懲不貸。熟悉張國華的幹部們說,張司令員發這麼大的火真是少見,打仗的時候也沒見他這麼“兇”過。張國華說,他從樂山準備去川南瀘州工作的時候,想到打仗的可能性少了,但當時卻高興不起來,爲什麼?突然之間想到了之前那些與日軍、蔣軍殊死搏鬥犧牲的幹部、戰士們,如果他們還活着,也可以過上安穩日子了。而進軍西藏以後,部隊爲了嚴格執行《十七條協議》規定的內容,堅持統戰,到了1956年下半年至今,

面對叛亂,部隊堅持自己作戰不打第一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又有部分幹部、戰士被叛軍無情地殺害了,這怎能不讓人難過?

張國華說:“想到1956年底至今那些犧牲的幹部、戰士,他們中有一部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這怎能不叫人生氣。”

【1959年,把住在山洞裏的農奴請出來,到山下村子裏安家】

進入1957年下半年,鑑於叛軍日益囂張,張國華指示部隊必須要進行鍼對性的軍事訓練;堅守拉薩、日喀則、當雄、昌都、丁青、江達、吉塘橋、三巖、羊八井、黑河、大竹卡渡口;防守芒康、青泥洞、妥壩、察隅(臨時據點)、扎木、怒江橋、澤當、林芝、亞東、噶爾昆沙、普蘭、日土以上11個點。由於西藏部隊分散,交通不便,當叛亂髮生時,要撤收某些分隊是困難的。因之不論是堅守和臨時據點,均應作堅守準備。

進入1958年,國內外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軍在福建前線“炮轟金門”,中美關係日趨緊張。由於尼赫魯要求訪問西藏受阻,印度向美國發出信號。在當時的形勢下,甘孜等地的改革繼續深入進行,康南地區對叛軍正加緊軍事行動。由於青海藏族地區深入改革,一大批叛軍轉而竄入昌都、拉薩地區,形勢愈見惡化。

在昌都地區發生局部叛亂後,偉人及時指出西藏部隊要準備對付西藏地區可能出現的全局叛亂。他告誡張經武、張國華:不要擔心發生全局叛亂……搞得越大,就越能早日平息。兩年後的形勢發展,印證了偉人的預言。

1958年8月,噶廈向軍區通報說,噶廈研究了要他們制止叛亂的指示後,決定孜本朗色林去山南對康人進行“教育”。

粟裕

7

18

日,總參粟裕總長、張愛萍副總長指示在北京開會的成都、蘭州、西藏軍區負責人:有關平叛問題,總的仍按以往的批示執行,叛亂開始時,可以讓他們暴露一下。他們鬧得愈大愈快愈好,這就給我們徹底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目前部署不作大的變動,仍應加強原有據點的守備措施。他們不打,我們總的原則暫不理他。

1958

年底,叛軍人數達到近兩萬,超過解放軍駐藏部隊數量的總和。

關於西藏今後的平叛問題,偉人從長遠的戰略上考慮,他指示張經武和張國華:“在西藏地區,現在及今後幾年內,是敵我雙方爭奪羣衆和鍛鍊能力的時間。幾年之後,例如三四年,五六年,或者七八年之後總要來一次總決戰,才能徹底解決問題。西藏統治者原本兵力很弱,現在他們有了一支鬥志較強的萬人叛軍,這是我們嚴重的叛軍。

但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爲有可能用戰爭解決問題。

但是(一)必須在幾年中將基本羣衆爭取過來;(二)把我軍鍛鍊得很能打仗,又會做羣衆工作。這兩件事,都要在我軍同叛軍的鬥爭中予以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