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文宏坦言,事實上,班級裏任何一個同學發燒,新冠肺炎的概率微乎其微,第一時間不應該是擔心,而是應該關心,手頭有沒有緊急預案,“要有一二三四的流程,和附近醫院有比較好的聯繫,一旦學生體溫升高,要按照流程,第一時間啓動預案,到醫院發熱門診檢測。除了“忘記”之外,作爲忙得連軸轉的醫生,張文宏在時間管理上也很有一套。

  一看到張文宏這個名字,很多人就會覺得心安。

  因爲“接地氣”,這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因爲一個個網紅金句登上微博熱搜,已是家常便飯。

  今天,浙江人張文宏回家鄉作客,不光和大家聊了校園防護,還分享了自己當初學醫的經驗,交流活動由浙報融媒體聯合天目新聞獨家直播,浙報融媒體帳號矩陣同步直播。可以說,從幼兒園說到大學專業選擇,張文宏來了一個“全套”建議。

  果然,一個多小時的採訪,又有好幾句話上了熱搜。果然是張文宏。

  當然,作爲溫州人,他也沒少表揚家鄉。“我還不是溫州城裏人,是‘鄉下人’,但這樣的等級界定毫無意義,事情是靠做出來的,這次疫情中,溫州人靠腳踏實地贏得了認可。”

  在現場,張文宏又說出了哪些金句呢?

  第一件事要感謝溫州人

  “你能不能告訴我中性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區別呢?姑娘,這些你都懂嗎?(不懂)那我們怎麼討論呢?我的意思是說,今天去武漢支援的都是各級醫院最厲害的醫生,要相信他們在具體治療中會有具體方案。”

  “我跟你講你一定聽不懂的,因爲我們讀的書不一樣,我講的每一個漢字你都能聽明白,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之前張文宏的幾個採訪視頻,其實讓不少記者捏一把汗。雖然他說話接地氣,但懟起人來,也是很直白,完全不跟你客氣。

  回到了家鄉,作爲中國抗疫領域的權威,自然躲不過要對家鄉浙江的抗疫工作做一番點評。

  “浙江在這次疫情中,防控做得非常好。第一階段過後,復工復產幾乎也是最早的。”張文宏說,因爲前期防控策略到位,這個工作體系完全有實力應對接下來的情況。

  聽得出來,這些點評,他都是發自內心,而且都是脫稿回答。採訪過程中,一提到溫州人,張文宏的第一句話就讓人意外:“第一件事要感謝溫州人。”

  “在疫情早期,他們(海外溫州人)做得非常好,送了大量物資回國。”張文宏調侃,自己其實不算溫州城裏人,是下面縣市的“鄉下人”,“但這樣的等級界定毫無意義,世界最終認可的是人們對於民衆作出的貢獻。在海外提起溫州人,還是讓人很感動,他們都是屬於踏踏實實做事、非常勤勉的羣體,往往這些人沒有強大的背景,都是靠自己努力出來的成果。”

  班裏任何一個同學發燒,

  新冠肺炎的概率微乎其微

  目前浙江的學校基本已經復課,很多家長就會關心,孩子在學校裏該怎麼進行自我防護?要戴什麼樣的口罩?也有老師擔心,萬一有學生突然發燒了該怎麼應對?

  對於校園防護,張文宏細心地給出了建議。

  校內傳播是如何發生的?張文宏說,一定會有一個“零號病例”,而這個病例,一定是從家裏帶來的。所以關鍵的問題,不是學校課桌隔得有多開,而是家長要做好防疫。

  “家庭防疫如果做得不好,零號病例一定在家裏,之後纔會涉及到課桌要隔多遠的問題。”

  現在都提倡人和人之間保持一米距離,但是在學校,尤其在課堂上,幾乎很難實現。對此,張文宏倒很坦然。

  “學校都有防疫手冊,一條條看,可能要看幾個小時,也不一定能非常理解,最關鍵的是要抓住核心的東西。幾百條意見裏,哪幾條最重要。”

  張文宏總結,要抓住三個核心點:

  最核心的點,新冠肺炎疾病在傳播過程中,最嚴重的就是人和人近距離接觸的飛沫傳播。所以學校要避免學生近距離接觸,還是要戴口罩,“但一旦隔開了,比如在操場了,距離挺遠了,就沒必要戴口罩了。”

  第二,飛沫會掉到桌子上,手會碰到桌子,所以要勤洗手;

  第三,前面兩點都做到位了,通風也很重要,可以降低互相之間飛沫傳播的可能性。

  另外,當然要加強醫校之間的聯繫。

  “每年開學,學校都會碰到這種情況,班級裏有人發燒,老師就會很慌張,尤其今年,是不是新冠肺炎?”張文宏坦言,事實上,班級裏任何一個同學發燒,新冠肺炎的概率微乎其微,第一時間不應該是擔心,而是應該關心,手頭有沒有緊急預案,“要有一二三四的流程,和附近醫院有比較好的聯繫,一旦學生體溫升高,要按照流程,第一時間啓動預案,到醫院發熱門診檢測。”

  張文宏也安慰師生和家長,過於恐懼毫無意義,“夏天有很多傳染病,除了呼吸道,還有腸道疾病,現在發燒大概率不會是新冠,拉肚子、出疹子也會發燒。”

  教室裏戴N95口罩就是錯誤的

  有些學校,爲了所謂的防疫需要,提出閉環管理,不讓學生進出。在張文宏看來,真正的閉環的確能降低風險,但實際上很多閉環是“假”的。“週末要回家了,環就破了。學生閉環了,老師回家了,也沒有效果。”

  強行把精力和時間放在閉環管理上,張文宏覺得意義不大。

  另外,校園防疫不要讓孩子生理心理上太難受,“跑步還要戴N95口罩,體育課也要戴口罩,就是不靠譜,教室裏如果戴N95口罩,那是錯誤的,屬於防護過度。”

  他建議,教室裏,戴薄薄的外科口罩就可以。另外,一堂課45分鐘,課間休息15分鐘,可以拆分。20分鐘後休息5分鐘,再上後面20幾分鐘,再休息,這樣可以使持續戴口罩的時間減少。

  “一校一策,原則是保證有效防護,但不讓孩子太難受。”他說。

  中高考生:

  忘記發生的一切,疫情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今年,中高考生的家長應該都有些緊張,生怕疫情會對孩子的學業產生影響,好在考試延期,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對於畢業班的學生,張文宏重點提出兩個字:忘記。

  “不要讓畢業班的人考慮疫情這個問題,讓他們忘記,就當這場疫情沒有發生過。

  好好準備考試,疫情跟你一點關係沒有。當然,高考出了新冠作文題,還是要好好寫。”

  除了“忘記”之外,作爲忙得連軸轉的醫生,張文宏在時間管理上也很有一套。上午查房看病人,下午還有很多活動,尤其抗疫期間,作爲防疫工作人員,還是臨牀治療組組長,他的任務還要給公衆設置防疫策略。

  這個時間怎麼安排?張文宏說,首先要明白,什麼事情最重要。

  “防疫工作重要,是集體共克時艱。我們和美國、歐洲的醫生交流,他們很好奇,我們是怎麼做到讓羣衆這麼配合的?我說整個東亞民族都有這個特點:小心謹慎,對政策配合度比較好。當然這也是我們專家的責任,所以我會抽出時間寫科普文章,在鏡頭前和大家交流。其實整個過程,也是展示我們中國專家團隊、衛生策略的一個機會。”張文宏說,百忙之中還要抽出時間做這些事,是因爲這些事很重要。

  “又想打遊戲又想成績好,實際上比較困難。時間管理的關鍵,還是要在思想觀念上要搞清楚,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他說。

  想賺很多錢來做醫生恐怕願望不能實現

  很多媒體報道過,張文宏是高三時直接保送的上海醫科大學,之後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還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微生物與免疫系的博士。

  說起自己輝煌的求學經歷,張文宏倒是雲淡風輕:“在浙江統考時拿過當地第一名,而且還拿了各種獎。”

  作爲學霸,當初爲什麼選擇學醫?

  張文宏說,挑專業取決於兩方面:這個時代什麼專業最吸引你?自己內心有什麼想法和理想?

  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理解,張文宏還是比較全面的。

  首先他覺得醫生收入不高。醫學院的醫生,像那些8年制的,一畢業就是博士,但仍只能當住院醫生,在醫院是被人“欺負”的等級最低的“小朋友”。

  而且,醫生工作很忙,常常要三班倒。

  但無疑,這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

  “我那時覺得醫生這個職業很吸引人。任何行當都有崇高的一面,但醫生面對的是非常珍貴的生命,和其他職業就有區別。”

  所以,什麼樣的人適合當醫生?

  “首先不是爲了賺很多錢。如果是喜歡這個能治病救人、有高技術含量、相對比較穩定且受人尊重的職業,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張文宏說。未來,人類健康需要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醫學科學的發展會越來越好,這個專業很值得大家去學習,“當然,醫生最喜歡做的還是普普通通服務於大衆的事,既能讓專業得以體現,同時還能獲得一份應有的報酬。”

  他還聊了幾個“小問題”,都上了熱搜

  關於量體溫

  張文宏說,現在很多測量體溫的方式都不是很準確,比如量手上的就不準。額溫相對比較準,但不能在飯後和運動後測量,不然會偏高半度左右,最好是飯後一個小時以上測量。

  秋冬季會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

  當前,很多國家的疫情還在快速蔓延。在這種情況下復工復產,疫情控制不太好的國家,其整體的發病人數很難控制下來,特別到了秋冬季,疫情就可能反彈。

  秋冬的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只是沒有發生在我們國家。到時候我們主要防控是輸入性疫情。張文宏讓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我國應對疫情的體系非常完整,已爲防範疫情輸入做好了準備。

  做好常態化的管理,這一點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盲目的恐懼。盲目恐懼只有兩個字,等死。

  暑期能不能出省、出境旅行?

  國內分紅碼地區、綠碼地區,出省旅遊問題不大;出境旅遊,風險比較高的,像南美、南亞還有美國;歐洲風險已經下來了,相對低風險的是東亞地區,比如日本、越南,之後航班開通,去旅遊問題也不大。但要想清楚,回來要隔離14天,你幹不幹?整體旅遊恢復,應該先把境內遊開放。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值班編輯:倪王鎮

  大家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