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在走出去的時候,享受了那個過程,看到了不同的事情,這些都會沉澱在他的腦部,會爲他以後的人生帶來不同的思考。讓孩子從小獨立喫飯,不僅可以讓孩子專注在喫上,還可以開發孩子的手指靈活性,並且在專心對付怎麼喫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孩子對食物的喜愛,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挑剔食物。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教育是比較關鍵的一點。在這一問題上,家長們一般分爲虎派和貓派。虎派父母認爲,孩子應該多學習,不許看電視玩遊戲,經常勒令和訓斥孩子做家務,導致孩子漸漸不喜歡學習新事物了;貓派父母則相反,溺愛孩子是常態,生怕孩子累着,這樣只會讓他養成懶惰的性格。教育小孩子應該怎麼做?

1.教他們處理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學習如何創建健康的應對機制從年輕時就很重要。你不希望你的孩子長大成爲一個不知道如何處理問題的成年人。如果他們想要退出某項活動,比如足球,請問他們爲什麼或如何影響他們的隊友。如果他們仍然堅持戒菸,幫助他們找到另一種可以更專注的熱情。

2.從小獨立喫飯的孩子,做事情更專心

小的時候,孩子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情,很難被其它的事情所幹擾。而喫飯是一個人雷打不動的事情,這是發自內心的需求。喫飯,這個最爲平常的事情,卻是最可以鍛鍊孩子生活習慣和某些性格的好機會。中國父母喜歡餵飯,其實最不可取。餵飯往往會讓孩子三心二意,對食物挑剔。讓孩子從小獨立喫飯,不僅可以讓孩子專注在喫上,還可以開發孩子的手指靈活性,並且在專心對付怎麼喫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孩子對食物的喜愛,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挑剔食物。

 

3.多經歷一些小挫折可以培養孩子堅強的個性

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摔跤,怕孩子生病,怕孩子受委屈等等。你們有沒有想過,小時候受到的這些小挫折,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學走路的時候跌倒幾次甚至幾百次,能怎麼樣呢?最多就是受點小傷,磨破皮,撞個包之類的。但是如果你不讓他受到這些挫折,他就會因爲沒有經歷而害怕受傷,小時候害怕受傷倒也沒有什麼,那麼長大了之後呢,他依然脆弱得像餅乾,又該怎麼立足於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呢?

4.走出去就是最寶貴的學習經歷

人生並不只是紙上談兵,書本上的知識知道的再多,也需要真實的經歷,體會領悟發現之後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他腦中真正的營養,正所謂“知行合一”。有人說,孩子三歲前根本沒有記憶,那麼帶着他出去玩去看世界還有用嗎?這種觀點,錯錯錯! 孩子在走出去的時候,享受了那個過程,看到了不同的事情,這些都會沉澱在他的腦部,會爲他以後的人生帶來不同的思考。孩子從小就要走出去,走的路越多,他的人生越豐富,他的思維模式纔會更完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