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州通過推行“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始終貫穿於公務員管理生態之中,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推進機關效能躍進,進而以公務員隊伍的數字化管理來引領輻射各領域“同頻共振”,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實落細、行穩致遠,爲杭城“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提供新的組織動能。杭州對標省委組織部“一件事”改革的規範標準,打破部門壁壘,貫通省市縣三級,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流程,爲全市公務員管理與服務安上“數字大腦”。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6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磊)千餘里之江奔湧,改革浪潮澎湃。

近期,杭州推出“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全市48000餘名公務員在辦理錄用、調轉任、退休等9個事項和出入編、工資等10項業務時,無需再跑各類窗口,線上即可辦理。

杭州公務員管理“線上辦”,讓申報材料數量從18份精簡到5份,填報項目數從183個精簡到20個,辦理時限從6天壓縮到2天,讓涉及公務員管理的多部門業務協同不再卡殼,讓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公務員羣體數據實現了“信息貫通”。

“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內延伸,意義何在?

杭州市公務員職業生涯全週期“一件事”管理服務平臺

推動管理轉型升級

今年1月發佈的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深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實施公務員職業生涯全週期管理“一件事”改革。

如何理解公務員職業生涯全週期管理“一件事”改革?當全面深化改革駛入“深水區”,這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機關內部延伸的一項重要探索,也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擴面的一個標誌性項目。

實際上,2019年7月,全省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推進會就選擇在杭州召開。這一年的9月,杭州全市60個部門共梳理出部門間“最多跑一次”事項558個,部門間聯辦“一件事”49個,以“整體政府”的理念,建設辦事、辦公和決策平臺,有效推進幹部辦事提效、辦文提速、辦會提質和隊伍管理革新。

如今,杭州全力落實省委改革部署要求,並結合自身實踐,因地制宜推出“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體現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數字賦能組織工作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從“紙質上報”到“數據上傳”,是組織工作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點項目,也是數字賦能公務員管理工作的一次積極嘗試,進而爲社會各行業的從業人員標準化管理,提供一種思路。

杭州對標省委組織部“一件事”改革的規範標準,打破部門壁壘,貫通省市縣三級,整合信息資源,優化流程,爲全市公務員管理與服務安上“數字大腦”。

在“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這個“大腦”裏,裝着全市各層級1500餘個單位機構、48000餘名公務員的基本信息,成爲杭州開展公務員管理與服務的“數字駕駛艙”,方便公務員管理部門對全市公務員隊伍現狀進行實時分析研判,實現“調兵遣將”的一鍵直達、一艙驅動。

“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一大特色是:讓數據在“線上”跑、手續在終端辦,譬如醫保、社保、公積金等跨部門重要信息在系統中實時比對、快捷辦理。多部門同步受理、實時反饋的“並聯辦理”代替了以往分別報送、逐一跑辦的“串聯辦理”,公務員管理事項辦結效率顯著提升。

從“幹部跑腿”到“數據跑路”,這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讓數據多跑路,幹部就可以少跑“彎路”。一方面,讓廣大公務員節約精力、更好地投身工作;另一方面,在考覈、轉任、選調等備受關注的事務中,通過數據協同,讓“陽光”普照到全流程全環節,最大程度實現公正透明。

公務員管理工作數字化轉型改革後的流程設置

改革“利劍”兩刃並進

有一種聲音提出:當前,“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效斐然,爲什麼還要向機關內部延伸?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磨刀不能只磨一面。切割時的摩擦,會讓刀的兩面不同程度受傷,導致凹凸不平、刀刃卷缺。若只磨一邊,會使得兩邊刀刃不對稱,降低對物體的劈砍效果。

同理可證,如果說“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把發展“利劍”,那麼,外部羣衆、企業辦事的“最多跑一次”和機關內部管理的“最多跑一次”,就是這把“利劍”的兩面。從企業復工申請到用水用電報裝,任何一項需到“公家單位”蓋章的事項,都與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假如,機關內部管理效率低下,爲羣衆服務的速度還快得起來嗎?政府運行的步子還跑得起來嗎?如果我們只重視外部的發展,卻無視內部的改革,顧此失彼,必然會形成制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推進的桎梏。

當前,杭州正致力於打造“數字治理第一城”。在這一背景下,“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不僅是公務員管理數字化的生動實踐,更會倒逼黨政幹部治理理念的提升。

杭州通過推行“公務員數字化管理平臺”,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始終貫穿於公務員管理生態之中,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推進機關效能躍進,進而以公務員隊伍的數字化管理來引領輻射各領域“同頻共振”,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實落細、行穩致遠,爲杭城“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提供新的組織動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