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燕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儘管如今清宮劇層出不窮,但在大部分人心中能稱得上經典的就那麼幾部,比如說自2000開始連續播出的《鐵齒銅牙紀曉嵐》。
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將和珅的圓滑跟奸詐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又不失可愛;而張國立飾演的紀曉嵐,更是徹底告訴了我們何爲口齒伶俐,不負"鐵齒銅牙"之名。
雖然歷史上的紀曉嵐跟電視劇中的有點出入,沒有那麼正直,反而算是個"泰迪精";但他的確很厲害,是《四庫全書》總纂官。《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文、史、哲、理、工、農、醫等科目,全部在《四庫全書》中能找到由來始末。從一部《四庫全書》就能夠看出紀曉嵐有多博覽羣書。並且紀曉嵐在詩文上的造詣也很高,而且充滿了詼諧的趣味性。
乾隆跟他祖父康熙一樣,一共下江南南巡了6次,紀曉嵐也的確作爲隨侍人員一同跟乾隆去到江南過。江南多書香世家,江南地區的官員也基本都是文采斐然之輩,一聽到很擅詩文的紀曉嵐也來了,就向他求取詩作。
紀曉嵐特別損,專門針對南方官員的口音作了一首雙聲詩,也就是雙聲疊韻,既考驗詩句作者的才華,還考驗朗誦者的口才,講白了就是"繞口令詩"。
這首詩從詩名開始就特別損,叫《草屋閉戶言志》,沒看懂的多讀幾遍就懂了,內容如下。"館閣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寵出重城;散心松寺尋宵宿,喜幸花軒候曉行;情切慈親催寸草,拋撇蓬蓽譬飄萍;身逢盛世述書史,蠻貊氓民慕靈名。"
詩一作出,在場的南方官員開始還沒覺得有啥,一讀起來才明白什麼叫苦不堪言——這平翹舌音轉不過來啊。在御前讀詩一個個都讀成了"大舌頭",南方羣臣的臉都給丟盡了,不僅引得其他北方隨侍官員笑得東倒西歪,就連乾隆都笑得在座位上不僅彎下了腰。
一開始乾隆還覺得挺有趣,但每次有南方官員來求詩,紀曉嵐都要將這首詩抄一遍遞給那些官員,就爲看他們讀詩時的滑稽模樣,乾隆逐漸也開始厭煩起來。再好笑的笑話,說上幾遍,十幾遍都會索然無味,更何況紀曉嵐這戲弄的還是他的大清官員。於是之後的南巡途中,乾隆不僅制止了紀曉嵐再次謄寫此詩的行爲,甚至都不准他再作詩了。
不過不能作詩,但可以改詩嘛。據記載,乾隆一生寫下的4萬首詩中,唯一一首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飛雪》,就那個"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後兩句最爲經典的詩句,都是紀曉嵐給他代筆改的。
公元1805年,81歲的紀曉嵐在家中去世,嘉慶帝親自爲他作祭文以及碑文,給他留下了"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的讚譽。
紀曉嵐就是因爲寫作走上人生巔峯的典型,由此可見寫作對於一個人的工作發展有多重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