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用心了解历史中沉淀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许多人都比较关注的事情,而参与者对高考分数线更是翘首盼望;然而因为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最终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为何明明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高校招生却要按地区来制定录取分数线呢?
这个由来要追溯到汉朝。
在汉朝的政府组织机构中,皇室和政府其实是分开的,三公九卿是汉朝政府的最高领导层,直属于皇帝管辖。
皇帝虽是国家的唯一领袖,但实际政权并不在皇室而在政府。
那时,皇帝如果有事,需要先交代御史中丞,由御史中丞报告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转报丞相。同样,丞相如果有什么事,就会按照相反的顺序一步步转入内廷。
同时,中央也会不定期地派“刺史”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刺史会将调查结果报告至副丞相御史大夫,再由副丞相报告至丞相。
中国历史上讲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汉朝,所谓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面对如此庞大的汉代政府组织结构,这些优秀的官员与管理人员是如何被选拔上来的呢?
汉代的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当时,各地方随时都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这是一种无定期的选举。除此以外,比如政府要派人出使西域,需要通外语、能吃苦、能应变的人,也会下诏征求。而民间只要觉得有这种才能的人,都可以直接来应选。这是一种特殊的选举。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才有了统一的定期选举。这些被推举出来的年轻学子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而各郡县分区定额招收人才,也就是我们当今高考按地区划分分数线的由来。
汉代的政府官员,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所以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丞相,几乎都是读书人。
在经济制度上,汉代素来有着“轻徭薄赋”的美名。
而在汉代的税收项目中有一项商税,是我们一直沿用至今的税项。汉代的土地是私有化的,但是山林池泽是属于皇帝的。所以农民如果进山打猎、采点蘑菇草药等,下山经过汉朝官府在出入口设的关卡时,需要上交一定的猎物、草药等,这便是关税的最初由来。
在魏晋南北朝后,中国始终没有一个像样的政府,直到唐代才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唐代一直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制度的分水岭,因为在唐代,由汉朝沿袭下来的税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么,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唐代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内容。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