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部曲累封侯,謹慎難施子午謀。

莫道忠良生反骨,只因傲氣總添愁。

魏延,字文長。蜀漢名將。魏延一點兒背景都沒有,純粹從普通士兵成長起來的名將。對劉備那是忠心耿耿,雖位在五虎將之後,但功勞卻不比五虎將差,有的地方還多虧了魏延。比如:當年劉備投靠劉表時,駐紮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惇攻打。劉備敗走襄陽,而蔡瑁拒不開城。那是魏延爲了開關救劉備,毅然單槍匹馬大戰文聘,最後找不着劉備,就去投了長沙韓玄。等到劉備來攻打長沙,黃忠大戰關羽不分勝負,韓玄懷疑黃忠通敵,欲殺黃忠,又是魏延挺身而出,救了黃忠,殺了韓玄,迎接劉備進城。可見,魏延非常有正義感,而且對劉備十分忠心。這裏有演義成分,以示魏延的忠義。


後劉備帶魏延入川作戰,魏延從一名小小的部曲,充其量也就算是個警衛排排長,連勝十級,成爲鎮遠將軍、關中太守。當時,所有人都認爲,除了關羽在鎮守荊州,餘下的只有張飛能夠獨鎮一方。可劉備卻用了魏延,足見對魏延的器重。事實也證明魏延不負重託,在關中一任十年,曹軍多次進攻也沒有辦法。後來,五虎上將只剩下趙雲,諸葛亮北伐,最能打的除了老將趙雲之外,只有正當年的魏延了。可惜,諸葛亮一直不信任魏延。劉備重用魏延,提醒諸葛亮不要用馬謖,但諸葛亮不聽。用了馬謖失了街亭導致北伐失敗,不用魏延最後導致蜀國內訌。只能說,在用人方面,諸葛亮還是比劉備差一點。劉備最信任的人,除了關張,只有趙雲和魏延,兩人都做過劉備的貼身衛士長。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提議,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願自領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而諸葛一生唯謹慎,魏延之計難採納。後魏延無視諸葛亮命令,進攻箕谷險遭敗北。因此,將帥出現隔閡。而魏延本人毛病也不小,就是比較驕狂,爭強好勝。在投奔韓玄的時候,就在軍中約架,打遍天下無敵手,最後折服於黃忠。在入川作戰時,又想與老將黃忠比武爭功。唯獨長史楊儀不服魏延,兩人矛盾很深。這也是後來諸葛亮用楊儀制約魏延的重要原因。所以,魏延的人緣可想而知。以至於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爭權時,劉禪問近侍:楊儀和魏延兩人到底是誰造反,衆人都懷疑是魏延。

可見,能力是一方面,人緣也非常重要啊。只可惜,楊儀也不是好東西,斬殺魏延,導致蜀國無大將,只剩下姜維獨撐危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