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勝起兵,會稽郡守,一個名叫通、不知姓的人也打算倒戈向秦,他素來器重項梁,就把項梁叫來商議,準備委項梁以重任。通手下也有心腹,當時就聚集起來圍攻項羽、項梁,項羽擊殺數十人,就震懾住了羣卒,並降服了他們。

秦末,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點燃星星之火,迅速成爲燎原之勢,三數月間,崤函以東幾不爲秦所有。

周文一軍,長突直進,破函谷關,直至戲下,距咸陽不足百里,秦帝國危如累卵。

少府章邯驅驪山之徒、獄中罪人,授以兵器甲冑,與周文一戰於戲,再戰於函谷關東的曹陽,三戰於澠池,三戰三破之,周文自殺。

章邯繼續東進,破田臧於敖倉,田臧授首,殘李歸於滎陽下,李歸殞命。遂乘勝逐北,破鄧說於郟,擊五逢於許,與張楚戰於陳下,陳勝奔逃,尋即莊賈殺陳勝而降。

當此時,起義軍勢如烈火,章邯及諸秦軍則如龍王行雨,雨至而火滅,大有反撲成功、大秦重歸一統之勢。

幸而天生霸王!

項籍,字羽,因此我們今天一般叫稱項羽,今江蘇宿遷人。

父親不知爲何人,常常跟隨叔父項梁,楚名將項燕是項羽的爺爺,項梁的父親。

項羽小時學劍,學兵法,均淺嘗輒止。但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陳勝起兵時,項梁、項羽避仇於吳中。項梁受過良好的貴族教育,懂兵法,在吳中地區時常主持大型活動,像喪葬、徭役,收穫了相當的人望。

陳勝起兵,會稽郡守,一個名叫通、不知姓的人也打算倒戈向秦,他素來器重項梁,就把項梁叫來商議,準備委項梁以重任。

但項梁在二次議事的時候,卻帶着項羽玩了一出“斬首行動”,在郡守府,由項羽擊殺了郡守通,奪取了郡守印綬。

通手下也有心腹,當時就聚集起來圍攻項羽、項梁,項羽擊殺數十人,就震懾住了羣卒,並降服了他們。

隨後,項梁召集會稽郡的豪吏、富商,類似蕭何、曹參、呂太公的人,在吳中起兵。派人徵發會稽郡下屬縣的壯丁,得精兵八千人——“八千江東子弟”即來源於此。

開局一個大郡,精兵八千人。

接下來呢?

接下來,我們要看看江北的局勢。

陳勝死了,張楚政權名義上被消滅。但在東海郡活躍的秦嘉軍,在東陽起兵的陳嬰,爲陳勝徇廣陵的召平,爲陳勝復仇的蒼頭軍呂臣,都頗有些戰鬥力。只不過羣龍無首。

召平在廣陵,聽說陳勝死,考慮到自己不是章邯對手,就渡江假傳陳勝的命令,任命項梁爲上柱國,讓項梁引兵渡江擊秦。

渡江攻秦本是項梁所願。召平假傳王命卻有意外的用處:這給了項梁軍繼承陳勝起義軍遺產的合法性。

項梁軍一渡江,東陽人陳嬰就帶兵兩萬餘人來投。項梁軍繼續北上渡過淮河,這時候黥布、蒲將軍也帶兵來投。

等項梁軍進軍到下邳,已經有六七萬人之衆。

而當時呢,秦嘉聽說陳王死,就立了景駒爲王,駐軍於彭城,與項梁軍對抗。

秦嘉這個人本身是不奉陳勝號令的。早先他帶人圍攻東海郡的治所郯城,陳勝曾經派了一個人做監軍,秦嘉卻把這個人殺了。

秦嘉有一顆做老大的心。但很可惜,他沒有做老大整合陳勝殘部的本事。而且,他的軍事能力,大概和吳廣相當,《史記》講,他圍攻郯城,卻沒說他到底攻下來沒有。

而此時,秦嘉和項梁爲了爭奪對陳勝殘部的領導力,必須有一戰。

秦嘉當然不是對手,彭城一戰而敗,退守胡陵再度組織反抗,一日再敗。於是,秦嘉軍盡被項梁所並,而秦嘉逃走後死於梁地。

至此,項梁基本上統一了陳勝殘軍各部,同時,也與章邯軍對上了。

章邯軍打到了慄縣,項梁派出了朱雞石和餘樊君在慄這裏阻擊章邯,但不敵,餘樊君戰死,朱雞石逃歸胡陵。

項梁移軍薛城,誅殺了作戰不力的朱雞石。這時候,項羽別軍西攻襄城而還,帶來了確定的消息:陳勝王已死。

那麼,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誰來領袖諸軍?

軍事上,項梁此時無疑具有最強的戰力,最大的威望,最大的整合能力。

如果項梁自立,反對的聲音肯定有,但不會有很大的阻力。

但居巢人范增出了個餿主意,和朱元璋救回韓林兒一樣餿。他讓項梁利用楚人的民心,從民間尋來了楚懷王的孫子,放羊娃熊心,立熊心爲楚懷王。

從此,楚懷王成爲項氏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劉邦後來討伐項羽,其中一條就是項羽背約殺天下共主義帝。其實,哪裏有什麼天下共主?當時是項梁立的懷王,各路義軍又有誰真的把楚懷王當回事兒。

而項梁也同意了這個主意,這就是時代侷限了。當時,能想到統一帝國是歷史潮流、諸侯分封是復辟反動的,恐怕還沒有一個人。

立了義帝后,項梁親自帶兵攻亢父。目的是打通救齊的通道。

陳勝起義後,齊國田氏宗族田儋殺郡守在臨淄自立。章邯消滅了陳勝後,立即移兵臨淄,大敗齊兵,擊殺田儋。

田儋的弟弟田榮保着田儋的兒子田市跑到東阿據守,章邯就引兵追到東阿。

項梁攻下亢父後,就引兵直撲東阿,與田榮合兵一處,大破章邯軍。項梁軍乘勝追擊,在濮陽東再度大破秦軍,秦軍龜縮濮陽城內堅守。派劉邦、項羽攻定陶,定陶未下,捨棄定陶,西攻雍丘,擊殺李由,回軍攻外黃。

當時的情勢,可以稱之爲:項梁與章邯在魯豫交界的平原地帶僵持,章邯久戰疲憊,項梁漸佔上風。

我們這裏稍事留意下項梁的用兵風格及其背後的邏輯。

項梁是不太愛玩陰謀詭計的,多正面硬槓。但同時,每每喜歡分偏軍遊擊掃蕩——進軍彭城,則項羽,與章邯相持,則項羽、劉邦。

而背後固然是項梁用兵,傳承家學,而吳楚之人剽悍善戰也是重要原因。吳楚,實是當時的戰鬥民族。

但項梁的強大,到此爲止了。

秦軍增兵了,這一次來的人不是阿貓阿狗,極可能是王離帶領的北方騎兵。而章邯之所以勝項梁,在他當能敵時則用強,不敵時則避其鋒芒,也用陰謀詭計,是爲兵不厭詐。

定陶城下,某日夜,秦軍卒銜枚、馬戴嚼,以優勢兵力突襲項梁軍,遂大破之,擊殺項梁。

《史記》裏,太史公分析了項梁失敗的另外兩個原因:1、項梁驕傲;2、齊國不援。

我們注意以下事實:

1、項梁驕傲是從宋義口中說出,由齊國高陵君散播。

2、由於高陵君的推薦,宋義在項梁死後,一躍成爲聯軍最高軍事長官。

3、宋義成爲卿子冠軍之後,在安陽這裏駐兵不進,卻將兒子送去齊國,搞質子連橫合縱。

4、項梁對田榮有活命之恩,田榮卻坐觀項梁成敗。

5、項梁死後,義帝進行了一系列人事安排,項羽爲次將,范增爲末將,打壓與分化項氏的意圖明顯。

陰謀論很沒意思。但這背後,當項梁聽從了范增的建議,立熊心爲楚懷王后,義軍高層權力結構已然悄然變化——項梁或許把熊心當傀儡,但不被項梁重用的許多人卻會自然圍繞熊心構建真正有實權的團體。所以,各位看,權力就這麼微妙。

回頭聊一下田榮。

當田榮被章邯圍於東阿時,故齊王建的弟弟田假趁機自立爲王,以田角爲相、田閒爲將。

項梁解救了田榮,田榮回頭帶兵攻田假,田假逃往楚國,田角逃趙,田閒本來帶兵去救趙了,也不敢回來了。

於是,田榮立田儋子田市爲王,自己爲相,田橫爲將。

項梁後來與章邯相持與濮陽、定陶,請求田榮派兵救援。

田榮的條件:趙殺田角,楚殺田假。

項梁沒答應,趙國方面也沒答應。所以,田榮就一直沒派兵。

通過這件事看,當時,包括張耳、陳餘、田儋、田榮這些舊貴族,根本上都是起義投機分子,首要目的是恢復自己昔日作爲戰國貴族的榮耀,並非以滅秦爲己任。

相形之下,項梁、項羽也是楚國舊貴族,但推翻暴秦的決心卻是極其堅定的。

順便,項梁還是過於耿直了。類似田榮要求殺田假的事兒,後來劉邦一合諸侯攻項羽時,陳餘也提出殺掉張耳的要求,劉邦是怎樣做的呢?

劉邦弄了個像是張耳的假人頭把陳餘哄了同去——先當一次炮灰再說。

好了,今兒就寫到這,一天只有2000字的戰鬥力,最近兩天寫得舒爽,都不知不覺超綱了。細水長流,要剋制。

明兒,咱再講霸王是怎麼靠個人奮鬥真正成爲霸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