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学说

浊毒学说中的“浊毒”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指致病因素,即对人体五脏六腑以及奇经八脉造成严重损害的因素;其二,是指病理产物,即由于某些原因引发机体阴阳失调,五脏六腑之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代谢产物不能排除体外,进而淤积日久的病理产物。

此外,“浊”字本义是指饱含泥沙杂物的污水,即污浊脏乱之意,早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就有记载:“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现代医家多将痰湿和浊邪并称,多认为两者本质相同。湿较浊轻,积湿成浊,则为痼疾;浊较湿重,化浊为湿,则为时邪。我们认为湿和浊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割裂看待:“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同时认为浊邪包含内外两层涵义,于内为异于人体的病理产物,于外即大自然中的污浊之气。

“毒”与“浊”其实异名而同类,多因两者相兼为病,故合称“浊毒”,然两者可于细微之处见差别,浊分虚实,年少气血充,形满气力壮,亦或多食肥甘厚味,亦或湿热中阻等多为实;然年老体弱气血弱,亦或多病久病肝肾亏而致的浊则为虚。但是“毒”却无虚实之别。

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浊毒可谓有实而无形,可随气之升降无处不到,周流全身,诸如经络四肢、皮肤孔窍、纽利关节等。因此若当浊毒邪猖,邪必克正,流走于肠间便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生,于是李佃贵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时,提出浊毒内蕴是致病关键,应以化浊解毒法贯穿始终,同时应注重顾护胃气,因为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肠道之痈疡只是局部病理表现。在治疗方面,应先辨明疾病所处时期,再辨证型,终查兼证,最后病证统一,标本兼治,疾病乃愈。

祛邪方法

目前李教授提出两种祛邪方法,一是清理浊毒之源头,二是给浊毒之邪以出路。

首先清理浊毒之源头,第一,芳香泻浊解毒法:其机制为以芳香之性散郁结,化浊邪,除泥垢,主要药物为砂仁、苍术、半夏、佩兰、藿香等。

第二,健脾祛湿解毒法:其机制为顾护脾胃后天之本,使得脾胃得健,则湿浊毒邪不得以生,故以健脾祛湿为化浊解毒的治本之法。主要药物有白术、茯苓、山药、乌药等。

第三,清热化浊解毒法:主要药物有黄芩、栀子、龙胆草、黄连、黄柏等苦寒之性药物,该法需注意若大量运用苦寒药物,易凉遏瘀弊、损伤脾胃,因此李教授指出临证宜加用香附、乌药、桂枝、木香等温通理气之品,以佐治药物寒凉之性,从而达到运脾化湿、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第四,化痰涤浊解毒法:主要药物有黄连、瓜蒌、半夏、陈皮、秦皮、白头翁、栀子等。

第五,攻毒散浊解毒法:主要机制为以毒攻毒,活血通络,以药物之偏性攻以浊毒,使浊毒得散,进而排除体外,或化成精微之气,主要药物有全蝎、蜈蚣、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其次,另一个祛邪方法即给浊毒之邪以出路,第一,通腑泄浊解毒法,主要机制为运用通降之中药,使腑气得通,浊毒随大便得排,临床常用方子为小承气汤加减。

第二,渗湿化浊解毒法,主要机制为化湿浊毒邪为小便,另浊毒之邪从下焦排出,使得浊毒从小便而去,正如《丹溪心法·赤白浊》所言:“胃中浊气下流,渗入膀胱”,临床中多用六一散加减,常用药物为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薏苡仁、甘草等淡渗利湿。

原创声明:本文已收录科技核心论文,文责自负,请勿抄袭。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