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毒學說

濁毒學說中的“濁毒”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指致病因素,即對人體五臟六腑以及奇經八脈造成嚴重損害的因素;其二,是指病理產物,即由於某些原因引發機體陰陽失調,五臟六腑之功能紊亂,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代謝產物不能排除體外,進而淤積日久的病理產物。

此外,“濁”字本義是指飽含泥沙雜物的污水,即污濁髒亂之意,早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就有記載:“清邪居上,濁邪居下。”《溫熱論》:“濁邪害清也。”。現代醫家多將痰溼和濁邪並稱,多認爲兩者本質相同。溼較濁輕,積溼成濁,則爲痼疾;濁較溼重,化濁爲溼,則爲時邪。我們認爲溼和濁相輔相成,兩者不可割裂看待:“溼爲濁之漸,濁爲溼之極”,同時認爲濁邪包含內外兩層涵義,於內爲異於人體的病理產物,於外即大自然中的污濁之氣。

“毒”與“濁”其實異名而同類,多因兩者相兼爲病,故合稱“濁毒”,然兩者可於細微之處見差別,濁分虛實,年少氣血充,形滿氣力壯,亦或多食肥甘厚味,亦或溼熱中阻等多爲實;然年老體弱氣血弱,亦或多病久病肝腎虧而致的濁則爲虛。但是“毒”卻無虛實之別。

李教授通過多年臨牀經驗發現,濁毒可謂有實而無形,可隨氣之升降無處不到,周流全身,諸如經絡四肢、皮膚孔竅、紐利關節等。因此若當濁毒邪猖,邪必克正,流走於腸間便會導致潰瘍性結腸炎(UC)的發生,於是李佃貴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時,提出濁毒內蘊是致病關鍵,應以化濁解毒法貫穿始終,同時應注重顧護胃氣,因爲脾胃虛弱是發病之本,腸道之癰瘍只是局部病理表現。在治療方面,應先辨明疾病所處時期,再辨證型,終查兼證,最後病證統一,標本兼治,疾病乃愈。

祛邪方法

目前李教授提出兩種祛邪方法,一是清理濁毒之源頭,二是給濁毒之邪以出路。

首先清理濁毒之源頭,第一,芳香瀉濁解毒法:其機制爲以芳香之性散鬱結,化濁邪,除泥垢,主要藥物爲砂仁、蒼朮、半夏、佩蘭、藿香等。

第二,健脾祛溼解毒法:其機制爲顧護脾胃後天之本,使得脾胃得健,則溼濁毒邪不得以生,故以健脾祛溼爲化濁解毒的治本之法。主要藥物有白朮、茯苓、山藥、烏藥等。

第三,清熱化濁解毒法:主要藥物有黃芩、梔子、龍膽草、黃連、黃柏等苦寒之性藥物,該法需注意若大量運用苦寒藥物,易涼遏瘀弊、損傷脾胃,因此李教授指出臨證宜加用香附、烏藥、桂枝、木香等溫通理氣之品,以佐治藥物寒涼之性,從而達到運脾化溼、祛邪不傷正的目的。

第四,化痰滌濁解毒法:主要藥物有黃連、瓜蔞、半夏、陳皮、秦皮、白頭翁、梔子等。

第五,攻毒散濁解毒法:主要機制爲以毒攻毒,活血通絡,以藥物之偏性攻以濁毒,使濁毒得散,進而排除體外,或化成精微之氣,主要藥物有全蠍、蜈蚣、半邊蓮、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

其次,另一個祛邪方法即給濁毒之邪以出路,第一,通腑泄濁解毒法,主要機制爲運用通降之中藥,使腑氣得通,濁毒隨大便得排,臨牀常用方子爲小承氣湯加減。

第二,滲溼化濁解毒法,主要機制爲化溼濁毒邪爲小便,另濁毒之邪從下焦排出,使得濁毒從小便而去,正如《丹溪心法·赤白濁》所言:“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臨牀中多用六一散加減,常用藥物爲茯苓、豬苓、澤瀉、滑石、薏苡仁、甘草等淡滲利溼。

原創聲明:本文已收錄科技核心論文,文責自負,請勿抄襲。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