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引言:DRGs应用起始和终极目标就是付费与控费,支付的标尺就是区域DRGs核心指标数值计算出权重值。其效果:每年的医保基金就是这么多,按DRGs所建立规则支付医院或购买医院医疗服务。本文将以区域篇医院篇视角做讲解。

DRGs付费基础:每权重费率计算

医保基金用于支付住院医疗服务的费用占其医保基金总数相对稳定。在国家投入、社会支出和居民自付水平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最终流向医疗机构的费用/预算是相对稳定的,无法出现大比例上升的情况。还有,医疗费用的快速和大幅度上升,居民的自付费用必然快速上升。

通俗说:当前,医保基金增幅不会太多趋于平稳,支付给医院的钱就这么多,增长不大。增长大了,老百姓担负也会加大。

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图1 医保基金分割模拟图

因此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的核心:给予医疗机构形成有效的资源约束,使得医疗机构追求内部成本控制机制。DRGs付费就是这一理论下,通过供方支付制度所给予医疗机构的外部激励机制。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公立医院过多的提供服务将导致其经费补偿和绩效的损失,因此公立医院的绩效选择是承担一定数量、水平和质量的服务,并积极的纳入到分级诊疗体系中去。

如图2所示,在总体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医保基金上升的速度与服务量增幅不匹配,公立医院整体服务量扩大1倍,但由于每权重(工分)的价值稀释明显,因此最终单个机构得到的补偿额度将有可能反而缩减。

通俗说:钱这么多,医院解决此的唯一出路:建立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新的内部成本控制机制与体系。低端医疗服务量多,有可能拿不回来钱,如下图:

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如前所述, DRGs付费的核心来源于区域的医疗费用总体预算刚性的约束,从区域整体医疗费用的支出来看,每权重费率的变化对于按照DRGs付费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权重费率及医疗服务付费盈亏试算

采用DRGs核心指标,建立医疗费用支出的约束机制和管理体系。DRGs付费评价管理基于每权重医疗服务实际发生费用、平均费率以及两者盈亏差值来进行试算、分析。

每权重医疗服务实际发生费用,指每个患者实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除以其患病DRGs组所赋予的Rw权重数,得到每权重实际发生费用。

权重算法如下图:

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区域权重计算方法如图:

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权重实例:每权重平均费率则代表了一定范围内(比如,H省全省、H省各地市州、H省三级综合医院、H省三级专科医院等)医疗服务每权重消耗费用的均值。实际发生费用与平均费率之间的差值,则代表了特定范围医疗服务每个权重的盈亏状况,如下图:

DRGs应用之付费与控费大剖析(区域篇)

图说:上图是区域付费相关指标概览;

  • 图形展示了近几年预算/费用总额、服务量(权重数)以及费率的年度变化趋势,以及对2018年的费率预测值;
  • 同时展示了W市2017年度费率、各类医疗机构的每权重费率;
  • 报表展示各地区的每权重费率情况。由于医保支付为地市级统筹,因此每个地区的每权重费率对指导当地的按DRGs支付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

DRG的付费机制,是实现总体医疗服务预算控制下,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新型经济激励机制,促使医院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控制、分析和考核,从医疗服务的设计、提供等各环节,寻求最合理的流程,高效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人员、设备、技术的无效投入,努力降低成本。

医保支付的标尺是权重值,今后医院关注年出院人次,更要看重的是——年出院人次所计算权重总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