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當地的官吏心裏想的,大家一眼就能知道,就是爲了在劉尚書面前要好臉,撈一個好名聲,畢竟劉清博是堂堂吏部尚書,專管官員之升遷變動,也就是變相的賄賂而已,劉尚書的心裏雖然明白,但覺得給自己的老母親一個表彰,建立牌坊也是情理當中的事,他也曾親自想來說服母親,但還是被堅決推辭。劉尚書最終被老母親折服,再也不提建立牌坊之事,當地的官吏也知道不再可爲,就上書朝廷申報,領取尊老的糧食布匹以及擴建房屋等事,可老太太還是堅決不同意。

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有多大的能耐,就幹多大的事;有多大的肚子,喫多少的飯,稱量而爲,不可多,當然也不要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爲,不可違拗。
有句老話,說多大的命,容納多大的福量,有命擔之尚可爲,無命相擔,任你多大的福分,在你的眼前也只是浮雲一般,不可強力圖之,否則就是擔不動這福分,還白白夭折了你的命。
可世間之人,往往是這山看着那山高,圖一而想得其二,有三還想四,慾望填不滿,捨命圖之,甚至根本都不屬於自己的,也想方設法據爲己有,貪財得利,就沒有滿足的時候。生也有涯,而財利無涯,多少纔是多呢,一頭走到黑的路子,究竟你還能走多遠?
劉清博是清朝中期滄州知名的進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官至吏部尚書,翰林大學士,這可是滿門榮耀的事,就連家裏的小狗都可以戴紅花的。
可劉尚書從小就是在貧苦的家裏長大,世代爲農,是父母節衣縮食省喫儉用,才把他供給到如此地位,很是不容易,雖然他的父親早早去世,但他的老母親很是高壽,到一百零二歲之時,眼不花,耳不聾,腿腳還算便利,一日三餐,如同常人。
雖然兒子成才成器,但這位老母親依然還是住在山區的農村老家,幾次相邀去京城居住,堅辭不受。住在茅草屋裏,院前的一份菜地,仍是親自打理。劉尚書回到家裏,老母親還親自園裏摘菜,爲孩子做一頓家常便飯。
當地官吏得知,上報朝廷,請求表彰,建立碑坊,以示其老母親勞苦功高。
建立碑坊,在當時也是極其光宗耀祖之大事,就如同現在的獎章金盃,可傳代榮耀,是一般人想到不敢想的事。
可老太太堅決不從,有一次,當地的官吏跪在老人面前,苦苦哀求,說到傷心處,竟老淚縱橫,長跪不起,而老太太等閒視之,瀟瀟灑灑。
其實當地的官吏心裏想的,大家一眼就能知道,就是爲了在劉尚書面前要好臉,撈一個好名聲,畢竟劉清博是堂堂吏部尚書,專管官員之升遷變動,也就是變相的賄賂而已,劉尚書的心裏雖然明白,但覺得給自己的老母親一個表彰,建立牌坊也是情理當中的事,他也曾親自想來說服母親,但還是被堅決推辭。
有一次,劉尚書大老遠從京城跑來,就說此事,沒想到老母親大怒,呵斥道:
“你這愚蠢小兒,建立牌坊就是爲了給你樹立對立面啊,讓你如在火上燒烤,你能有百年之好?你可能百年做官?你可能百密而無有一疏?在你落魄之時,誰來拆掉這個牌坊?”
劉尚書自覺汗顏,說不出話來。
“你這愚蠢小兒,當地官吏爲何要極力爲我建碑立坊,你心裏還不清楚麼?就算我有資格,那你又何必拉我這將死的老太太步入到你的險惡官場?”
劉尚書,慌忙跪地,叩頭不止,老母親的大義,爲孩子的當然心知肚明,感恩不盡。
劉尚書最終被老母親折服,再也不提建立牌坊之事,當地的官吏也知道不再可爲,就上書朝廷申報,領取尊老的糧食布匹以及擴建房屋等事,可老太太還是堅決不同意。
有人就問她拒絕的原因,老人感慨地說:
“我一個窮人家的寡婦,天天受苦,辛苦拉扯把孩子養大,還爲了官,但那是孩子的命,我只有天生命苦的份,託老天的福,我活到現在,纔可以看到孩子出息,現在總是算喫穿不愁,已經是多多索取了,已經是貪了老天的福,再有非分之想,那就是自損壽命與福分,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老太太的行爲與話語,相信你讀完以後,一定是感慨萬千,近觀世人,如老太太想法與做法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還有很多逆道爲之,小小功勞,就要老天之功,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難道不是麼?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