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是因爲晉升職稱可以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而恨是因爲評審制度“內幕”太多,想要晉升職稱可謂是十分困難,有的老師到退休了也還依然是初級職稱,而有的教師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是高級職稱(優秀的教師不在此列)。說起教師的職稱評審,老師們可謂是既愛又恨啊。

教師有兩大痛點:一是待遇問題,另一 痛點就是職稱評審問題。說起教師的職稱評審,老師們可謂是既愛又恨啊!愛是因爲晉升職稱可以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而恨是因爲評審制度“內幕”太多,想要晉升職稱可謂是十分困難,有的老師到退休了也還依然是初級職稱,而有的教師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是高級職稱(優秀的教師不在此列)

在兩會期間,教師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沈巖提出了建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弱化院士的社會影響力”。連院士都覺得職稱的評審都有問題了,可見這一制度確實需要弱化或取消了。

爲何職稱評審那麼的引人爭議?目前的職稱評審的有哪些問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當前教師職稱評審的問題所在。

1、催生教師的功利化思想

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而職稱制度的評審卻使得教師們變得功利起來,整天想着如何獲得各種榮譽,如何才能評上高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爲了能夠獲得公開課的獎狀,老師們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磨課,這不僅浪費了學生們的課堂時間,更打亂了教師們的教學計劃。但爲了能夠評上職稱,犧牲學生們的時間也在所不惜。

有句老話說得好:“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教師爲了自己的利益,同樣也可以犧牲學生的利益。所以一旦教師涉及到利益了,那教育就不可能僅僅只是爲了純粹的教書育人。

2、不合理的職稱評審影響內部團結和滋生腐敗

很多教師抱怨職稱評審“內幕”多,其實是有根源的,一些學校的職稱評審名額的分配權掌握在了少數人手中。而教師想要獲得晉升名額,除了自身優秀之外,還要懂得向名額分配者拉近關係。而在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一些腐敗行爲。更有甚者會出現教師隊伍內亂,一旦學校教師隊伍都各自營私又何談學校的發展?

3、高級職稱大多都在管理層,那要職稱又有何意義?

絕大多數學校都有這樣一個“怪”現象,幹工作最苦最累的都是年輕的或職稱低的一線教師,而管理層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高級職稱。別爲我爲什麼,身爲一線教師的你一定懂這其中的原因。如果是這樣,那要職稱又有何意義呢?

有人說,職稱的評審是對老師能力的一個綜合性評價,它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它能夠不斷激勵教師的工作激情。但從現實來看,職稱的評審卻恰恰相反,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成爲了一些人掐住教師的“利劍”。試想一下,一名教師爲了晉升職稱,不把心思花到教學上,即使榮獲再多的榮譽又有何用?家長要的是教師那些虛頭巴腦的獎狀、證書?家長需要的是孩子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健康的身心教育。

取消職稱,取消職稱評審制度這是當前絕大多數教師們的心聲,也是絕大多數教師們的最樸素的願望,希望這一願望能夠早日實現。

對於教師職稱,有網友直言:“早該如此”,你贊同該網友的觀點嗎?歡迎各位留言交流。

(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村老師談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