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間推移,今年已經過半,卻因爲種種原因,定好的旅遊計劃直接被扼殺在搖籃裏了。

說起旅遊,最近的一次便是去年夏天去了西安那座古城,感受了西安人民的特色美食,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去看了兵馬俑,當時我外甥女還偷偷的摸了一把未出土兵馬俑旁邊的土,還可開心的說摸到了秦始皇那個時候的土,還偷偷跟我說,要不我們抓一把回去吧!

當然這個行爲被我們及時制止了,畢竟這可是文物啊,我們是需要好好保護,要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想法,那豈不是亂了套了。


以前都是從書中和網絡上看兵馬俑,對於它的認知也是僅停留在俑這一方面,直至這次去看了兵馬俑才真正體會到千年前人們的智慧與本領,也能體會爲何它會是中國的奇蹟。

其實關於兵馬俑的民間一直有一個說法,因爲這些兵馬俑的面部表情和形態,都有着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不同的髮型和姿勢,更讓人意外的是,成千上萬個兵馬俑都是不一樣的,這個發現讓專家們非常的喫驚.

隨着進一步的研究,專家發現這些兵馬俑都穿着不同的盔甲,不同的盔甲代表着不同的身份,有士兵,有軍官,有步兵,有騎兵,就好像非常精良的軍隊,所以這成千上萬的兵馬俑並不是用模具成批製作而成的,那麼工匠是怎樣製造而成的呢?專家聯想到,先秦時期的活人殉葬制度,難道這些兵馬俑是秦始皇用活生生的軍隊燒製而成的,好爲自己守靈?這是真的嗎?

人們好似都願意相信比較誇大的事情,於是兵馬俑是用活人燒製而成的這個說法便被人們廣爲傳播,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是不然的,雖然在古代的衆多祭祀中,以活人祭祀是很常見的,而且古人對喪葬的儀式陵寢的修建尤爲看重,爲了能使後代獲得世代相傳的神力庇護,人殉制度被確立,在殷商一朝風氣尤爲嚴重。後周取而代之,汲取殷商殘酷制度的教訓,講究"明德保民"。

推廣更爲人性的周禮儀制,極大抑制了人殉制度。春秋時期,人殉雖未斷絕,但是到戰國時期征戰四起,人力顯得尤爲重要,故各國開始明令禁止人殉。秦獻公元年,確立"止從死",秦國再無人殉。可古來喪葬禮數不可不周全,爲了彌補無人殉葬的缺失,開始啓用以俑代殉的喪葬制度。


所以說兵馬俑其實並不是用活人燒製的,只是因爲殉葬制度太過於殘忍,所以在秦朝時便已被廢除,但是陵寢必須要有人殉葬,所以便燒製了這些兵馬來代替活人,這纔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兵馬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