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浙江嘉兴这个以粽子闻名的“粽子之城”,有一座属于独特的粽子博物馆,也有人们关于端午的温暖记忆。”展厅从粽子诞生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屈原的故事再到伍子胥的传说,从粽子的历史演变再到全国各地的粽子种类,以及特色的包法,图文并茂地向人们讲述了粽子文化的源远流长。

原标题:嘉兴有一家粽子博物馆,免门票,在这里可以了解粽子的文化风俗

都说嗅觉是有记忆的,一提起端午,许多人鼻尖都会若有若无地萦绕起粽子香气来。在浙江嘉兴这个以粽子闻名的“粽子之城”,有一座属于独特的粽子博物馆,也有人们关于端午的温暖记忆。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位于古色古香的月河历史街区,一面临街,一面临河。博物馆总面积1050平方米,陈列各展品近300件,是全国首家以粽子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进门处超大版粽子和挑着担子的卖粽人铜雕,瞬间把游客带入粽子的世界。

博物馆设八大展区,前言中写着:“借此方寸之地,向您讲述嘉兴粽子名扬天下的美誉和那粽子传人的故事。”展厅从粽子诞生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屈原的故事再到伍子胥的传说,从粽子的历史演变再到全国各地的粽子种类,以及特色的包法,图文并茂地向人们讲述了粽子文化的源远流长。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端午节的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唯有嘉兴人觉得是缅怀另一位历史人物伍子胥,理由是伍相国被害后同样遭沉入河底,百姓也是往水投粽子,这习俗比屈原跳进汨罗江还要早二百多年。

端午是个事关美食的节日。每年端午节前两天,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北方多为多为包着豆沙或红枣的甜棕,而以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带则在粽子的馅料上花样百出——豆沙、鲜肉、八宝、火腿、鲍鱼、蛋黄。

江南传统习俗,端午节要吃“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黄泥蛋和雄黄酒。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毒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大量繁殖,易咬伤人,吃了“五黄”能够抵御“五毒”的侵害。

在这青石板、白墙灰瓦的张家弄里,诞生了嘉兴土生土长的众多老品牌。这些老字号的价值在于其商品地道、童叟无欺的商业信誉,它们都带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流淌着嘉兴这个吴越古城的历史文脉。

"真真老老"品牌的建立可追溯到1939年,嘉兴粽子创始人冯昌年先生在旧时的张家弄挂出了"真真老老合记老五芳斋"的牌子,当时冯家的对面有荣记粽子店,西面有庆记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斋"的招牌。

1956年,合记、荣记、庆记三家合并完成公私合营改制,成立"人民饮食店"。公方代表姚九华任经理,私方代表冯昌年任副经理。

在嘉兴,端午节祭伍子胥、祭龙神与龙舟竞渡是紧密相关的。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带着祭品到伍相祠和胥山庙吉斯伍子胥。端午节又为祭龙日,人们希望以龙的威力祛除所有的灾邪。在龙舟竞渡之前,人们要抬着龙头祭庙,然后将龙头安装在船首,挂灯下水,再朱砂点睛,一声炮响,百舸争流。

历代文人对于粽子的咏叹颇多,最动人心的还是清代谢墉笔下的粽子——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食物除了饱人口腹外,更深一层的是它懂得人的乡愁。在乡愁深处,食物带着人们所熟悉的甘甜或辛辣,像母亲温柔的双手,轻轻抚平了远乡人心中那片因时光和距离而产生的皱纹。

一个小小的粽子,弥漫的不仅是浓浓香气,更牵连着人们关于远古的风俗和记忆。在离家之后的成人世界,饭菜成了最真实的故土——一粽一叶总关情。(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