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澎湃新聞)

*來源:騰訊教育,作者:熊丙奇

近日,安徽高職考試期間考生涉嫌舞弊一事引發關注。5月31日,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官網通報稱,接到舉報反映安慶某縣考生考試期間利用微信向外傳送考試試題圖片後,省考試院立即要求安慶市教育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予以查處。當地公安機關立即展開調查,目前已鎖定相關當事人。

高職分類考試還會有人作弊?這是不少網友看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而恰恰是這種反應,可能讓考試組織部門、監考老師放鬆對考場紀律的要求,從而讓作弊能以發微信、建QQ羣這種“難度並不高”的方式進行。強調誠信考試,不應因考試有難度差別而有寬嚴尺度之別。

近年來,爲防高考作弊,我國各地可謂用盡各種手段,包括在考場啓用信息屏蔽儀、金屬探測儀,防止考生把手機帶進考場,採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與這種高強度防作弊手段對比,從媒體報道的信息看,發生作弊事件的高職分類考試考場,考生是把手機帶進考場的,而且用手機拍照,通過微信發送試卷信息。這至少表明,監考並不嚴格。

而且,此類作弊還不止一次發生,據報道,2017年3月20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曾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發佈說明稱,懷遠縣荊塗學校一考場學生孫某某攜帶2部手機入場,進場安檢時查出一部,攜帶另一部手機進入考場,乘監考教師不備偷拍試卷並上傳至QQ羣。

這並不是說國家和省級教育考試部門就對高職分類考試考場紀律不重視,而是在具體落實時,有的地方並不像對待高考那樣嚴肅對待。在高考升學率已經很高的情況下,不少人認爲高考主要是進好大學的競爭,隨便考一個分數都能進高職,沒有必要作弊,或者說作弊的收益也並不大。因此,監考老師會放鬆警惕,而個別考生看準這一點,也就運作作弊。

必須意識到,在高職還沒有開放入學的情況下,有考試,就會有一定的升學競爭,爲了獲得更高的分數,進入心目中更好的高職學校,有學生也會想到作弊這條路,甚至出現集體作弊現象。而發生在高職分類考試中的作弊,也屬於國家考試作弊,破壞考試公平,理應依法嚴肅追究涉事考生的法律責任,也要強調監考教師的責任意識。不能認爲考試競爭性弱,就放鬆考場紀律要求,給作弊可乘之機。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發生在高職分類考場中的作弊現象,還會影響到高職招生改革。近年來,一直有呼籲高職招生實行“註冊入學、申請入學”制度的建議,而反對者認爲,實行這一制度,會進一步降低高職招生門檻,影響高職生源質量和培養質量。高職分類考試中的考生作弊問題,會讓堅持進行入學考試者,有更充分的理由——這麼低的考試門檻要求,都會有考生作弊,如果實行“註冊入學、申請入學”,那些以上高職爲目標的學生,可能就更不會在高中階段認真學習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