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射頻前端企業卓勝微發佈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30.06億元,主要用於高端射頻濾波器芯片及模組的研發及產業化、5G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進口替代背景下,其欲與國際大廠看齊,加大射頻前端高端產業鏈的佈局。

據悉,自去年中上市以來,卓勝微一直頗受市場青睞,本次定增如此大手筆募資和佈局主業,引起廣泛關注。兩大主要項目中,硬件設備都是投入的重點,相比公司原先的固定資產,進一步預示卓勝微將轉型成爲重資產公司。當然,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此次定增之前,卓勝微一直是一家典型的輕資產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卓勝微僅從事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其餘環節分別委託給晶圓製造商和封裝測試廠。據此前公告顯示,卓勝微將晶圓製造環節外包給某以色列公司和臺積電,封測環節則外包給蘇州日月新等。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這種Fabless的經營模式,有效降低了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同時也有利於提升新技術、產品的研發速度。但是,這隻能算是一種“賺快錢”的權宜之計,不利於產業鏈長久發展,且很容易被“卡脖子”。

目前,全球射頻前端芯片市場主要被村田、Skyworks、博通、Qorvo等國外領先廠商長期佔據。根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前五大射頻器件提供商佔據總市場份額近八成。另據QYR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爲83.61億美元,預計至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219.1億美元,CAGR高達21.2%。

衆所周知,濾波器的設計和製造工藝是緊密結合的,設計者也必須對於製造工藝有紮實的理解,畢竟工藝參數等細微變化都會極大影響濾波器的性能。因此,爲了儘可能的保證最優設計方案,研發設計與製造工藝必須加強聯動配合。

相較於卓勝微的Fabless經營模式,全球濾波器廠商大多采用IDM的模式,已擁有設計、製造和封測的全產業鏈能力。在以BAW爲代表的高端濾波器領域,據Qorvo數據顯示,美日廠商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換言之,Fabless的經營模式在射頻濾波器領域難以存在。但恰恰由於頭部高端廠商獨立自主性強大,獨立代工廠企業便沒有足夠的“市場驅動力”,不斷投入先進的設備提升製造工藝水平,如此因果循環,其必要性和存在感自然很低。另外,當中設計和製造工藝主要被國外廠商壟斷,國內廠商眼睜睜看着巨大的商機,但卻無法把握。

因此,像卓勝微這類相關企業只能通過“砸錢”來選擇與代工廠、封測廠等合作建立晶圓生產專線,從而進入這類有一定門檻的領域,再利用自身技術與工藝研發和代工廠的生產管理相結合,實現項目的產業化目標。

據悉,卓勝微初期仍以現有的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LNA)爲切入產品,目前還不具備生產模組的能力。而射頻濾波器是移動通信中進行信號傳輸頻率選擇的關鍵器件,主要用於保留特定頻段內的信號,而將特定頻段外的信號濾除,是移動通信領域核心器件之一。

在整個射頻前端市場中,卓勝微主要產品射頻開關和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佔比較小,也相對較爲低端,更大的市場在濾波器。據Yole的數據顯示,濾波器市場預計未來數年市場空間逐年增長明顯,可以說是射頻前端各模塊中最大的“潛力股”。

數據來源:Yole

另一方面,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全球5G宏基站數量將超過1300萬個。預計2020/2021年5G宏基站建設將迎來大爆發,而5G通信基站的大規模建設和升級需求將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5G宏基站市場驅動主要源於宏基站所需的大規模天線陣列、MIMO這類,將給射頻市場帶來巨大的成長機遇。

衆所周知,中國是目前5G基站建設覆蓋面最大的國家。由於5G基站射頻半導體材料和工藝的特殊性,技術含量較高,國內廠商尚處於起步階段,主要以進口爲主,目前正是國內產業空白的紅利期。

而芯片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要想搶佔市場先機,企業就必須保持持續性投入。卓勝微此前主要收入來源於智能手機,單一收入來源無疑會對公司業績波動產生較大影響,因此拓寬下游應用是半導體廠商提升穩定性及抗風險能力的絕佳手段。

在當前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國產替代將迎來不錯的發展機會。卓勝微主要募投的2個產業項目正是契合了當前的國家戰略背景,也是下一代移動通信升級的重點。卓勝微此前謀求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不自建工廠,爲芯片設計輕資產企業,此次謀變則堪稱“小馬拉大車”。

從競爭格局來看,卓勝微相比其他國內廠商具有先發優勢,輕資產的經營模式有助於提高業績彈性和盈利能力。但能否成爲國內OEM廠商進口替代候選的“頭馬”,還不好說,畢竟,高科技領域,風險與機遇同在。另外,移動智能終端和通信基站因爲應用領域的不同也存在較大差異,體現在射頻器件在設計、性能、功能等方面均有較大不同,這也將會構建一些挑戰。因此,卓勝微能否在射頻芯片及5G通信領域保持領先,且本次非公開發行能否順利進行,尚待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