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和束亞芹在對老人進行健康評估。 (王博章小豔攝)

束亞芹在對老人能否自行進食進行評估。 (王博攝)

“郭奶奶,我們試着自己動手喫飯,好不好?”“郭奶奶,您還記得剛剛咱們一起看的那個電視節目裏的主人公嗎?”……看着偏癱在牀的90歲高齡老人,老年健康評估師王娟娟和束亞芹一邊耐心地和老人溝通,一邊在本子上記錄着老人的各項表現情況。

王娟娟和束亞芹是寧波頤樂園的老年健康評估師。她們主要的職責是以老年服務需求爲主導,進行老年人自我照料、行爲認知能力方面的職業化評估,從而爲養老院提出建議並及時調整老年人的照護服務標準。老年人日常行爲能力、精神衛生、社會參與狀況等,都是他們評估的重要依據。

前不久,筆者來到寧波頤樂園,跟隨王娟娟和束亞芹體驗了她們的日常工作,感受老年健康評估師平凡、溫暖的職業奉獻精神。

記者 王博

通訊員章小豔

-主動融入長者生活

王娟娟,34歲,河北衡水人,2009年來寧波務工,一直在頤樂園做護理員,後被提拔爲南區負責人;束亞芹,38歲,江蘇鹽城人,2005年來寧波,和王娟娟的經歷很像,也是從最基礎的護理員崗位做起,2015年開始從事老年健康評估師至今,還擔任護理東區的負責人。

王娟娟一天的工作從早晨7時開始。每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探望老人。南區一共有200名老人,分佈在麗花苑和蘭花苑,經常需要做的就是逐個牀位查看,看老人們有沒有喫飯、胃口好不好,通過老人一天最重要的進餐環節觀察他們的反應。

這個時間段是頤樂園一天中最“手忙腳亂”的時候,擔心喫晚了飯菜涼,王娟娟也會和護理員們一起給老人們餵飯。對於進食有困難的老人,大家分工合作,一人負責一位,一勺一勺地喂;而對於一些無法自行進食的老人,則需要更細心的照料,先把食物用機器研磨成流食,再通過鼻管一點點打進胃裏。

8時,老人們開始了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曬太陽。這個時候,王娟娟總會一個一個地打招呼,通過直接交流,判斷老人們近期身體狀況。對於身體健康的老人,她總會樂呵呵地跟着一起參加社團活動,看老人們寫字畫畫,跟他們一起做遊戲;對於一些行動困難的,則貼心地推來輪椅,陪着老人們到院子裏曬太陽。

“每位老人的健康狀況,我都瞭如指掌。在聊天中,不僅能瞭解到他們在養老院喫得好不好,睡眠如何,還能第一時間捕捉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從而給予必要引導和照護服務。”王娟娟說,而對於那些無法言語溝通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則跟着護理員一起給他們擦臉、洗手、換衣服,在服務過程中觀察老人們的身體機能變化情況。

-細節評估老人健康狀況

今年2月以來,受疫情影響,寧波頤樂園進行了封閉管理,家屬一律不準探視。4月初,隨着疫情的好轉,寧波頤樂園開始推出每隔半個月一次的探視服務。看着別人的家屬一撥又一撥地來探望,趙爺爺越來越着急,後來乾脆不喫飯了。趙爺爺的情緒變化被束亞芹敏銳地捕捉到了,她趕緊給趙爺爺的兒子打電話,請他們快來看望老人。兩天後,當趙爺爺的兒子從外地出差趕回來探望時,趙爺爺一改往日的悶悶不樂,胃口也好了。

無獨有偶,通過觀察細節評估老人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從而更好地爲老人提供服務的故事,還有蠻多。

吳奶奶性格敏感,經常認爲護理員或健康評估師怠慢了她。每天查房,束亞芹一般從進門的第一個牀鋪開始打招呼,住在最裏面的吳奶奶不樂意了,說工作人員欺負她、不重視她。瞭解到吳奶奶的心理狀態後,束亞芹改變了查房順序,第一個和吳奶奶打招呼。這樣一來,吳奶奶感覺自己被重視了,心情也好了。

“頭部、面部、眼睛、耳朵、牙齒、手指甲、皮膚、尿便、關節以及長者整體表現出來的症狀,都可以作爲評估的重要參考依據,每一項都是必不可少的細節。”束亞芹說,要想做好老年人的健康評估工作,必須抓住每一個細節來判斷老人的身體和心智健康狀況。在束亞芹看來,老年人與健康的人不同點是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變化很容易被發現,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細小的變化,他們病情的惡化可能會比正常人快,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可以細心發現一點變化,大則關係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小則影響長者在機構的生活質量。

-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高度責任心

“做好這份職業,不僅需要醫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也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不計回報的奉獻之心。”王娟娟說,很多健康評估師是護理員出身,有長期照護老人的經驗和切身感受,不僅知道在生活上如何給老人最好的照護,也能理解老人們的所思所想,從而爲他們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

“現在,國家倡導做健康長壽老人,不僅長壽,更要身體和心理健康。這樣一來,生命纔有質量。”束亞芹說,老年人健康評估根據國家要求有四大類近200項考量標準,但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出具最準確的評估報告,必須和老人接觸爲他們提供量體裁衣的服務。

兩個月前,束亞芹在查房時發現一位老人有些認知障礙表現,“不管我什麼時候問他喫了嗎,他都回答喫了。問他喫的啥,總說喫的包子。”束亞芹懷疑老人有阿爾茨海默病前兆,就把這個情況跟家屬說了。可家屬每週來探望短短一個小時,與老人接觸時間短,總覺得老人健康沒問題,是養老院在找理由企圖增加護理費。後來,本着對老人負責的態度,束亞芹讓護理員提高了對老人的照護標準,在不增加護理費用的前提下,對這位老人更多地關愛照顧。兩個月後,兒子發現老人確實有異樣後,主動找到束亞芹和護理員,連聲說感謝。

儘管辛苦,但在王娟娟和束亞芹看來,多年的付出非常值得。“有些老人經常犯糊塗,甚至連兒女都不記得,但他們能記得我。”王娟娟回憶,有一次她去查房,一位奶奶從櫃子裏掏出一個蘋果塞給她,“那一刻,我終身難忘。”

而每一次評估,看到老人們精神矍鑠、身體健康,就是王娟娟和束亞芹最大的欣慰。“人都有老的一天,現在我照顧他們,等我老了也會有人來照顧我。”束亞芹說,他們的工作經常會受很多委屈,但只要是爲了老年人好,一切都值得。有一次她家裏有事,老人好幾天沒看到她,等她回來後老人就拉着她的手問,“小束,你怎麼沒來啊?”諸如此類的小溫暖,不勝枚舉,對束亞芹而言,自己能做的就是爲老人們提供更加貼心細心的服務。

記者手記

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託,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今年5月11日發佈了《關於對擬發佈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10個新職業,包括老年健康評估師、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社區網格員等。

老年健康評估師是爲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動能力、認知能力、精神狀態等健康狀況測量和健康照護需求評估的人員,主要負責採集、記錄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狀況;評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測量與評估老年人認知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能力、社會參與能力;依據測量與評估結果,確定老年人能力等級和健康照護需求;出具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和健康照護需求報告;提供老年人能力恢復和健康照護建議。

在寧波,像王娟娟和束亞芹這樣的老年健康評估師有200餘名,分佈在各個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多從基層護理員崗位做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放眼全國,目前我國有2.5億老年人,如何給他們提供科學服務,健康評估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目前,老年健康評估師缺口巨大,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更是缺乏這樣的專業人才。記者認爲,培養這類專業人才需雙管齊下。一方面,吸引高學歷的年輕人關注並投身這一行業;另一方面,對養老護理員繼續培訓教育,從他們當中選拔培訓一批懂專業醫療知識、心理知識的骨幹力量,從而凝成合力更好地服務老年人,同時,也爲這類新職業羣體提供多元化的發展機遇。

(王博)

相關文章